植红色基因之根 铸行知育才之魂
目前,学校已建成生活教育综合实践基地、生活教育科技创新综合实践基地、WER机器人活动室、篮球机器人活动室、越野机器人活动室;建成亿通国际云南丽江研学旅行基地、重庆渝北铁山坪东方山水研学旅行基地等多个校外研学旅行基地。
共荣 红色基因润底色
在育才校园里有一道亮丽的风景——40多米长、3米多高的“育才师表墙”浮雕,气势恢宏。
每每走过此地,总有一种心情在激荡,总有一种追随在涌动。陶行知、贺绿汀、陈烟桥、艾青、翦伯赞、章泯、郭沫若、戴爱莲……以首任校长、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典型代表的名师群体,展示了育才中学深厚文化之底蕴和育才名师之风范,作为精神文化的符号,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奉献精神,他们的智慧,激励后来者爱校爱国,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教育,没有独立的生命,它是以民族的生命为生命。”张和松表示,80岁的育才诞生于特殊年代,充满着浓厚的爱国情怀和质朴的教育理想,流淌着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
1939年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时,得到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时任中共南方局书记和第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负责人的周恩来同志,选派共产党员和骨干教师到育才学校任教,并在育才学校组建中共地下支部,由南方局直接领导。
当年,在陶行知先生的主持下,一批又一批爱国进步人士进入育才中学任教,设立了文学组、社会组、绘画组、音乐组、戏剧组、舞蹈组和自然组7个组,唱解放区的歌曲、排演进步话剧……进步思想在育才火热传播,育才中学也被人们称为“重庆的小延安”“小解放区”。
迎接重庆解放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也是由育才中学师生制作的。1949年11月30日,重庆育才中学师生将这面五星红旗挂在了当时的“抗战英雄记功碑”上,12月1日,当山城人民涌上街头欢庆重庆解放时,首先看到的,便是这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先辈们追求“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素质强国、教育救国”的理想和动人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育才人,铸成了红色文化的“魂”。“必须将红色文化的艺术价值转化为一种现实能量参与时代发展,这是红色基因传承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的命题。”
遵循着“继承、发展、创造”的主题,学校积极引导师生铭记革命历史,继承发扬革命事业,按照“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课题,植红色基因之根,铸行知育才之魂。
对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学校深挖新时代下美育的内涵和外延,提出“全员育美、全过程育美、全方位育美”的“三全”美育思路,创造了培养全校师生美育意识、美育思维、美育能力三位一体的美育大格局,形成了“以尊重学生情感”为价值核心的多元特色美育课程体系,构建了“文明、进步、多元、和谐”大美育格局下的核心素养教育文化生态。
红色基因已经植根于育才这片“师陶圣地”。“爱党爱国,矢志不渝”“勇于拼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等红色文化已经成为广大师生的文化信念,与每个育才人情感相连、命运相通,成为育才人精神的归宿、前行的动力。
“中华是我的祖国,育才是我的家,我爱育才我爱中华……在生活中学习,在创造中长大,永远奔赴一个理想,爱满天下。”聆听着《我爱育才,我爱中华》的雄浑校歌,让我们看到了育才人前行的步伐铿锵坚实。
发展 创新创造引未来
“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
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在20世纪40年代初,他亲自制定了“创造年”计划,并在育才中学开展“创造月”活动。还制定了《育才学校创造奖金办法》,1943年,他又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极力倡导“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先生主张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进一步激活群众的创造活力。他提出让文化、精神、学术“下凡”,钻进老百姓的队伍中去,说出老百姓心中要说的话,教老百姓,与老百姓共同创造。
在育才中学,创造的风景总以不同的方式在校园中呈现。
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创造节系列特色活动贯穿整个学年。每年3—4月,学校举办读书文化节,确定不同的主题,如“五个字的中国”“读城记”“一言一聆一诵一悟一卷”等;每年4—5月,举办艺术文化节,融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为一体;每年9—10月,举办体育文化节,精彩纷呈的项目比赛,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的青春风采、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作为“四节”之一的创造节,学校引导育才学子感受科技创造的魅力。学生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科技作品,感知科技的力量,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未来科技的时空观念,引领他们树立科技创新的志向,从而推动未来科技的变化。
对学生们来说,创造节就是一场汇聚满满创造力的奇妙盛会。学生们尽情发挥年轻生命力的创造精神,让校园里的一切都“新”起来。
“测测校园建筑物”“做做小制作”“写写小论文”“想象小发明”“行文艺术展”“环保创意大比拼”“电影我来拍”“我要做巴菲特”等涉及经济、科技、社会、艺术等40多个活动项目,吸引全校师生参与,实现了学生的“手脑双挥”。
创造文化弥漫于校园的每一角落。教师的创造活动也是此起彼伏,历史组开展“旧曲新词”活动,教师们用历史语言为已有的歌曲填词,如古曲、民谣、嘻哈等,让历史与音乐结合,碰撞出与众不同的中国风;数学教研组开展“趣味数学与数学魅影”活动;语文组开展猜字谜活动等等。
“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是陶行知校长育人的目标,也是育才中学一以贯之的追求,而这都成为了师生们成长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自觉的价值追求。
育才中学的创新创造活动,使学校形成鲜明的“生活教育,爱满天下”的办学特色,提升了育才中学实施生活教育模式中新课程的有效性,并形成了具有生活教育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
“人生是创造的,学习是创造的,生活是创造的,绚丽的未来是创造的。让我们勇敢、主动地去开拓创造,在生活中学习,在创造中发展壮大!”这些凝练的格言,已成为育才中学师生的座右铭。
目前,学校已建成在全市起示范和辐射作用的数学、物理和综合实践三大创新基地以及美术等六大精品课程。开设辩论社、动漫社等百余个学生社团。学校男排多次获得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排球联赛和全国中学生排球联赛冠军;田径队多次被评为全国和市级道德风尚奖;国际象棋训练基地培养出国际棋联大师3人、国家运动健将10人;“创美画卷·书画摄影展”“百团联盟·精品社团展”“人形机器·科技作品展”“点石成金·变废为宝”巧手大赛、花艺冷拼大赛、传统手工艺进校园等创意活动,更是学生们创造精神和创新活力的集中展示。
“学校有灵魂、教师有思想、学生有主见、家长有信心。”在学校的文化磁场中,每一位师生都能感受到蓬勃的向心力量。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学校已发展形成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重庆育才成功学校、重庆育才成功学校鲁能校区、重庆市双福育才中学校、重庆市龙水湖育才中学校的一校五区办学规模。
“我们既是历史的剧中人,更要做历史的剧作者。”张和松表示,追寻先生的脚步,重温先生伟大的精神,学校将进一步潜心挖掘陶行知文化内涵,寻求其与当代教育的极佳契合点、交融点和生长点,在传承中创新、在转型中发展,让行知文化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渗透学生的生命、融入学生的精神,把育才学子培养成为具有完整人格、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自觉觉人的新时代“真人”。无愧先贤、无愧历史、无愧新时代!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校长 张和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