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长江认识中国 通过课程获得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3-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生命长江”第一讲:“长江战略与长大使命”授课现场 “生命长江”第二讲:“大河流域与文明兴衰”授课现场 同学们认真倾听 师生现场互动热烈 葛剑雄教授走进“生命长江”课堂 集体备课会——精心打磨课程内容 “生命长江”课程师生赴荆江分洪北闸工程实践考察 长江流域经典民歌赏析音乐会暨“生命长江”课程结业颁奖典礼现场

    不少学生提前半个小时来占座,每节课都座无虚席,后面还站了不少慕名前来“蹭课”的师生,校长、书记、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走上讲台,为百余名学生献上一场“知识盛宴”……这是长江大学思政公选课“生命长江”授课时的常态。

    让众多学生颇有感慨且十分欢迎的“生命长江”究竟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通过长江认识中国,通过课程获得成长。”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学勤教授介绍,“生命长江”聚焦新时代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中的时事热点问题,通过专题讲授、对谈、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音乐会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不断拓展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空间与舞台,旨在培养学生的山水情怀、家国情怀,使其成为“弘扬长江精神,建设美丽家园”的先锋。

    传道——

    打开了解长江的一扇窗

    什么是长江?长江的源头在哪里?长江有多长?长江为什么叫长江?……走进“生命长江”第一讲课堂,学校校长冯征、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学勤共同讲述“长江战略与长大使命”。姜学勤教授在向学生们抛出一个个问题后,通过图表、数据、画面作答,清晰地勾勒出了长江的轮廓。

    台上两位主讲人从不同视角展开对长江战略的分析与探讨;台下,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不少学生还通过课堂上使用的“微助教”“微弹幕”等新媒体应用工具,发送“弹幕”观点。

    在互动环节,姜教授丝丝入扣、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学生们的提问。课程结束后,一些学生久久不愿离去,围在姜教授身边请教各种问题,来自历史11801班的宋炎同学激动地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如何打破思政课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提高课堂抬头率,推动形成课程思政的育人新格局?长江大学以长江文化、长江精神为切入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革新,着力打造符合大学生接受意趣的思政教育课程。

    姜学勤教授介绍,课程通过问题式专题展开,结合当下时事热点,将思政理念融入“接地气”的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思辨中增进对长江文化的理解,增进对中国方略的认同,同时邀请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从各自角度或研究层面展开阐释,实现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一节课举了4次手,可是一次也没有被抽到,总是被其他同学抢占了‘先机’,好‘委屈’啊!”李猛同学在上完“生命长江”课后说。

    在“生命长江”课堂上,学生们不仅有高抬头率,更抢着举手回答问题。为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生命长江”注重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在弹幕互动基础上,将课堂时间延长至两个小时,教师讲授不超过90分钟,学生提问增加至30分钟,积极践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要求,学生普遍反映授课形式新颖,可以自由发表见解,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同时部分专题采用网络直播,8000多名网友在线互动。

    “生命长江”的考核方式灵活多样,以多元评价为助力,实施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考核内容包括“学、思、践、悟”四个方面:学——是否到课学习;思——是否完成课后思考题;践——组织优秀学生参加长江分段野外考察,让学生在精神上靠近长江的同时,身临其境,用身体亲近长江,用脚步丈量长江;悟——要求学生对长江发展及其保护提出对策建议。结课后,举行课程结业暨颁奖音乐会,在享受艺术盛宴的同时,表彰成绩优异的学生,颁发学校奖励证书。

    闻思——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这门课“你讲你的课,我睡我的觉”的现象不再存在,可怎么让长江文化、长江精神深入学生心中呢?

    不久前,在“生命长江”的课堂上,时逢“10·24”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诞生10周年,学校李家宝教授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

    “10年前,在长江荆州宝塔河段,15名长江大学学生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手拉手组成‘人链’冲入水中展开救援,就在成功救起少年时,众人所处的小沙丘大面积坍塌,‘人链’骤然断裂,其中9名同学没入水中。危急时刻,3名冬泳队员跳入江中救起6名同学。然而,大学生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已不见踪影。”

    在讲述时李家宝教授情绪难以抑制,哽咽着流下了泪水,教室内多次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对于思政11802班的宋顺邦而言,“人链精神”原本是一个有些遥远的概念,在听完“生命长江”课程第九讲后,他感慨道:“这堂课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人链精神’,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人链精神’,让它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陪伴我们成长,做优秀的大学生。”

    十载春秋更替,“人链精神”永存。“诞生于长江大学长江边的‘人链精神’,是对长江精神的生动诠释,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成果,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青年一代传承的基因和烙印……”学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小燕说。

    安徽小伙张名扬,到长江大学报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父母一起去看长江,对长江情有独钟的他在入学一个月后,参观了“10·24”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纪念馆。“感谢‘生命长江’这门课程,让我近距离感受了英雄大学生的责任感与正义感。‘人链精神’令人敬佩,但是3名优秀学长的离去同样令人痛心。”

    为让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张名扬在今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申报了一个溺水紧急救援设备项目。这个设备大大增加了落水者的生存几率。“希望自己能够为长江的防溺水工作贡献一份力量。”他说。

    以“‘10·24人链精神’10周年”为专题进行授课,是“生命长江”结合时事热点启发学生心智的一个缩影。“高校思政教育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思政课教师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直面国内外大势和社会热点,直面青年学生的困惑,把道理掰开揉碎、讲清讲透,才能让正确的价值观‘入脑、入心’。”学校涂江波副教授说。

    除与时事热点结合外,“生命长江”还积极融入“社会大课堂”,在第二季课程落幕前夕,带领学生走进长江边上的北闸实践教学基地。这个建于1952年的气势恢宏的钢铁大坝,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首个大型水利工程。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北闸荆江分洪工程是在1952年动员了30万人、历时70余天才建成的。”主讲人、荆江南北闸管理部门领导结合图文资料,介绍了北闸的建筑特点、防汛功能,并带领学生们走进闸门控制室,亲身体会升降闸门的操作流程。

    活动结束后,中师11802班肖纤纤同学意犹未尽地说:“通过参观北闸荆江分洪工程,了解先辈们为保护荆江、保护长江所作出的奉献,让我有了新的体悟:了解长江、学习长江,不仅在课堂上,更在实践中。”

    革新——

    让思政理念入脑入心

    “民国创立之初,民不聊生,所到之处皆是土匪,那么我提出第一个问题,匪患滋生的原因有哪些呢?”在“生命长江”第八讲“近现代长江流域匪情概览与平安长江建设征程”的课堂上,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董继祥提出问题后,学生们纷纷抢答。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往往会影响其匪患的状况”“天高皇帝远”“强龙难压地头蛇,由于监管不力也会促使匪患的滋生”“教育水平不高使得许多人认识不到当土匪的社会危害性”……董继祥的解答显然让学生们好奇不已,第2个、第3个问题适时抛出,再次引发了学生的激烈争论。

    “董老师用几个问题、几次讨论,让我们在一次次的头脑风暴中,潜移默化地将自己所学的零散知识串联成线,这就是我想要的大学教学方式。”学校信工卓越11801班学生潘延杰说。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学校校长冯征强调。为保证课程质量,努力为学生带来一种“想象中的课堂”,“生命长江”课程组在开课前都会认真遴选主讲教师,确保教师专业涵盖哲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不同领域。同时,在每一讲实际讲授前都会组织集体备课会,统一团队成员对课程的认识和理念,改变以往思政教育“孤岛化”的窘境,变“教师独奏”为“全员合唱”。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