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打造黄梅样本 改革续写辉煌篇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4-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校来说,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积极转变思路,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校在教育潮流中屹立不倒的必然选择。

    黄冈,多年以来一直崇文重教。在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湖北教育看黄冈,黄冈教育看黄梅。”令黄梅县闻名遐迩的,除了黄梅戏,就是黄梅的教育。而黄梅县第一中学,则是黄梅教育界的佼佼者。

    黄梅一中创办于1912年。历览世纪风云,应和时代节拍,一路风雨,一路高歌,如今已成为享誉荆楚的“鄂东明珠”。黄梅一中的教学水平有目共睹,近几年来,黄梅一中各项教育教学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市(州)80所同类学校前列。学校自1996年开始,连年荣获黄冈市重点高中教学质量“特别优秀奖”,一大批黄梅学子从这里走出农村、走出黄梅,进入优秀的大学校园,追寻自己新的人生梦想。

    高起点的黄梅一中,这些年的发展远非一帆风顺。之所以能够持续保持好成绩,根源就在于学校与时俱进,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积极转变思路,调整战略。

    办学思维新体系

    让学校转型升级

    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创新的时代。近年来,国家新高考改革正式实施、黄冈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新政接踵而至,给学校教学、师资队伍、生源质量等带来了众多严峻挑战,高中学校面临重新洗牌的境遇。

    不改变,就落后。想要保持前列,必须勇于突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使命,以洪程为领导的黄梅一中新一届校党委,确立了以“办人民满意学校,创师生幸福家园”为远景目标,注重“学生全面升学、素养全面提升”的转型发展路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台和国家普及高中教育的推进,要求回归教育本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洪程校长意识到,黄梅一中要想继续担当教育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必须与时俱进,升华办学思路体系,补齐师生综合素养的短板。

    在这一战略思维的指导下,学校确立了转型发展的思路:从“读懂学生”出发,立足“读懂学校”,运筹“三位一体”办学思维新体系:

    宏观层面是着眼未来的“黄梅一中旗帜”——“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立德益智、博学多思”的校训;

    中观层面是驾驭全局的“黄梅一中追求”——“办人民满意学校,创师生幸福家园”的办学愿景;

    微观层面是路径清晰的“黄梅一中作为”——坚持“学生全面升学、素养全面提升”的转型发展路径。

    “三位一体”互相依托、互相促进、有机统一,构成了系统完整的黄梅一中转型发展新体系,这更是一个汲取智慧、激发活力、凝聚人心的战略思想。

    正是这次的勇于转型,让黄梅一中在新一轮课改中,下好了“先手棋”,赢得了先机,保持了前列的位置。在改革新思路的指导下,学校的各方面改革工作稳步进行,全面开花。

    课程改革唱大戏

    让教育自由呼吸

    洪程校长说:“我希望‘身心健康+良好品格+关键能力’成为黄梅一中学生特有的‘DNA’。”要实现这个人才培养新标准,关键是要有载体,课程改革是必由之路。

    2015年秋,黄梅一中开启了新一轮课程大改革,推进课程改革由“校本课程特色化”向“国家课程校本化”转变。经过两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主两翼”课程体系。其中,“一主”是指夯实学生文化基础的国家课程,“两翼”中的一翼是指培养学生兴趣特长的校本选修课程,另一翼是指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校本必修课程。“一主两翼”课程体系,让学生发展三大核心素养目标得以落地生根。

    课程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课程建设,就抓住了改革的关键。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思路,在高一年级探索选课“走班”模式。在学校原有的30门精品特色校本选修课的基础上,自主开发了四大类38门校本选修课程,每天下午最后两节课、每周共10节课让学生选课“走班”,每人一张课表。

    与高考学科相关的18门知识拓展类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科短板或培优需求,自主选择;古筝、二胡、黄梅戏等艺术欣赏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发展才艺特长的舞台;田径+篮球、田径+足球、田径+排球、田径+乒乓球、田径+健美操等体育健康类课程,充分满足学生们的运动需求;实践技术类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基础、图片艺术加工、Flash动画等,助力培养未来的IT精英。在这里,学生可以充分行使自主选择权,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

    德育模式有亮点

    让教育回归本真

    与选课“走班”遥相呼应的,是德育模式的改革创新。其一大亮点是德育主题序列化、德育活动课程化,让德育从说教走向体验。

    高一重点进行成长习惯教育,高二重点进行成人价值教育,高三重点进行成才理想教育,循序渐进,在年级横向层面逐步形成梯次化的主题教育格局。

    在3月文明礼仪月中,涵养性情;在4月为期一个月的文化艺术节中,激活潜能;在5月青春励志月中,唱响理想;在6月感恩理想月中,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在7月社会实践月中,增长才干和交流沟通能力;在9月爱校宣教月中,激发学生爱校热情;在10月体育竞技月中,激励学生挑战自我;在11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月中,增强学生的爱国心及责任心;在12月生命健康月中,教会学生懂得珍惜。

    开设高端人文课程,丰富学生人文底蕴。通过“一介讲坛”,让学生领略名家风采,享受高端学术盛宴,开拓学生视野,丰富人文底蕴,培养科学精神。

    开设精品活动课程,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每年4月的文化艺术节,点燃了学生的艺术梦想;每年10月开始的体育运动节,让每一个爱好体育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精心设计成人礼及毕业典礼,隆重热烈、温馨感人、催人奋进;精心组建社团活动,文学社、动漫社、舞蹈社等各种社团,为校园增添着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开设系列思政课程,培养学生良好品格。每月4次国旗下讲话更是别出心裁,围绕活动主题,由领导、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密切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立德树人,动静相合,多元开放,活力四射。当德育从说教走向体验,素养的沉淀与质量的提升便顺理成章。

    教师激情被激发

    让课堂充满活力

    黄梅一中,始终坚持师生至上的服务理念,让学生体验成长幸福、教师收获成就幸福。名师支撑名校、名校造就名师。为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引领、团队助推、竞赛磨砺,在黄梅一中成为常态。倡导教师具备“学科+特色+人生导师”的创新思维,全面激发教师们的科研精神。

    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积极营造3种文化氛围,点燃教师的工作激情,让教师从三尺讲台的激情演绎中收获事业成功的幸福。

    第一,营造干事创业的竞争氛围,增强教师敬业精神。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思路,实行全员聘任,让能者适其才,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教师自评、领导评价、同事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让众者尽其责。规范教职工职称评定管理,让每一位教职工都能明确自己职称评定的目标,有效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建立利益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随岗位变化的分配机制,让功者享其禄。

    第二,营造严谨治学的科研氛围,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以培训引领,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以团队助推,扎实推进教研组活动和集体备课,坚持开展先进教研组、备课组评选,强化团队合作,实现智慧共享;以比赛磨砺,推行“一讲十听”,举办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和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优质课、说课、教案、课件、论文等竞赛,催生丰硕的教研成果。

    第三,营造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提升教师幸福指数。身心上关爱、生活上关怀、政治上关心、政策上关照,全方位、多角度为教师暖心。同时,制度公平不可少。学校坚持“以制度为纲”,努力让“公开、公平、公正”成为学校管理的常态,以制度的公平凝聚人心。

    课堂效率决定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决定其受学生喜欢的程度,也是学科成功与否的关键。学校坚决摒弃“一讲到底”的陋习,大力倡导“30+10”的探究型课堂。这是学生全部参与学习的课堂,是学生积极与教师交流的课堂,是教与学共存的课堂。教师们着重在充分备课上下功夫,在精讲没有废话上下功夫,在相信学生、敢于放手、转变观念上下功夫。课堂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消化时间,留给学生思考提问时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任何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只属于有准备的人。黄梅一中,没有躺在成绩上故步自封,而是率先迈出了变革的一步,遵循国家要求,在发展核心素养方面,切实打造了“黄梅样本”。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