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即需要,写下便永恒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5-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以往的这个时节,我们很多的读书节正在校园里如火如荼地展开,读书的氛围犹如这个明媚的春天,一派繁花似锦。搁在案头的有些时日的这些书,借助这个长长的假期全部读完了。在此,有些话想在这个特殊的应该读书的季节里和大家分享。

    记得俞敏洪曾经有一篇文章叫作《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道出了中小学教师的部分实情。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除了“教书”,更多的时间被耗费在学生管理、家校沟通、评比检查、作业批改、考试升学、安全“灭火”等一件件显而易见的烦冗琐事上,再加上挤出时间的教研学习、备课研讨、常规落实等,最后剩下给自己读书的时间和心理空间真的很少很小。

    作为一名曾经的老中师生,现在回头看:那时的师范教育不仅仅是为每一名中师生打下了宽厚的综合素养的底子,更为重要的是三年的师范生活,教给了我们每个人爱读书、会读书。因为没有拼高考独木桥的压力,我们得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读书和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

    我读书的记忆始于那个鸟鸣草翠的春天,家乡的那所小学校依山傍水,山脚下一条淙淙的小河从校门前姗姗流过,再前面是一片金黄的油菜花地,蜂蝶嬉戏,花香醉人。那天,坐在学校后面盛开着映山红的小山坡上,慎重地摊开那本绿色封皮的作文选——是到县城出差回来的班主任老师给我带回的礼物。就是这本在当时标价两角八分钱的不到四十页的课外书,让我惊喜地发现:世界上除了我们所学的语文数学课本,还存在着一个别样的书的世界。从此,我便执着地朝着这个让我魂牵梦萦的世界进发。

    我不可救药地爱上了阅读,从糊在墙上的旧报纸,到同学家的小人书,到报亭的彩色杂志,再到老师家壁橱的藏书,凡是有文字的地方就会有我近乎贪婪的阅读的眼睛;从最初的捡书读,到借书读,到能自己买书读,到现在的推荐给别人读,凡是有书的地方总会有我驻足恋读的身影;从读文学,到读大部头的教育教学理论,到历史、哲学、心理学,再到社会学、经济学,凡能开启智慧涵养人生的书籍都渐渐挤上了我的书架。

    我读书还有个特别的习惯,就是喜欢做读书笔记。学生时代经济条件所限,那时家中没有藏书,所有读的书都来自图书馆或者藏书人的书架上,在充分体会到“书非借不能读也”的紧张刺激中,为了把书中的东西尽可能多地留下来,到参加工作后,发现自己所记的读书笔记本摞起来竟然有半人高,这是我当时最大的一笔财富。后来,渐渐有钱买书了,读书笔记喜欢写在书上,每一本自己读过的书上面都密密麻麻地记下了阅读时的思考,这个时期是“书非买不能读也”。每每出差,最重的行李可能就是安卧在行李箱底层的那些书了。记得有一年带学生到英国游学,背着英国房东家的几本砖头书,在回国的时候因为担心行李超重,只好把看过的书丢弃在房东家里,谁知被同事又全部背回来了,他也住在这个房东家,看到了我留在案头上的厚厚的几本书,他说不仅仅是那些值得读的书,还有书上我留下密密麻麻的笔记,都应该作为特别的珍藏。现在虽然电子书携带更方便,但是因为我已经习惯了把纸质的书页同时当成记读书笔记的本子,所以,一本本装帧精美的纸质大部头书源源不断地攻占了我的一个又一个书架。

    胸藏万卷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小学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读书是女教师最好的美容。”同样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更相信,无论你给学生讲多少读书学习的知识道理,都不如让他接触一名书香氤氲的教师更为有效。

    如今,虽然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繁忙越来越挤占了读书的时间和空间,但我依然把自己的周末、寒暑假一股脑儿交给读书,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享受的生活方式。每个学期,我依然会将自己读的好书,虔诚地推荐给教师、学生和家长们,我认为这是我作为一名教育教学管理者和教师的责任,同时我更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记得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重新发现社会》一书的作者熊培云有一句话叫“自由在高处”。伴随着教育教学时长的写作经历让我懂得:即使是枕于日常琐屑的一言一得的小反思、小叙事,都能成为个人成长的阶梯,这种阶梯帮助我们登上“高处”。

    写作到底意味着什么?葡萄牙作家佩索阿曾经说过:“写下便是永恒。”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写作更像修行,写作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我们应该以思想作为犁铧,在学校教育的这片厚土上,深犁翻耕,剔除石子,捡出蚜虫,敲碎板结的土坷垃,将“心和种子一起埋进地里”(托克维尔语)。写作还可以让我们在经年累月的修行中,逐渐删掉躁气、火气、小家子气,在成长中逐渐荡涤掉笔端的矫情与亢奋,学会沉淀,学会冷静,让人变得越来越睿智,文风愈行愈大气。

    多年来,我个人从读书笔记到教学反思,从课堂实录到教学论文,从教师的听课随评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宏观总结,一路走来一路沉淀,反省自己,指点别人,笔耕不辍,收获颇多:发表了6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多篇还被选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师专业发展”“赢在课堂”等中国名师系列丛书中。

    作为一名教育教学管理者,还要带动全体教师读书和写作,营造学校浓厚的教研学术氛围。多年来,我们由最初的“一言心得垫高教育人生”教学反思的提倡,到后来的每月的“千字文”教学小结,到学校人人参与的课题研究,再到教师个人专著的不断出版,学校已经形成一个强大的学术研究的磁场,每一名教师在这个磁场文化的熏染中,教育科研能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教育科研所产生的强大生产力,也带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路攀升。

    (作者单位: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