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然”到“实然” 提升教育效益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5-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以下简称“马原”)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使命。但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马原”课程的教育效益与其承载的使命之间容易产生落差。为使“马原”教育的“应然”更大程度转化为“实然”,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互动式专题教学模式,并运用“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力争在更大程度上实现“马原”课程教育的更大效益。

    以学生为本,让“马原”学习更主动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教育和管理的核心,围绕学生的诉求开展教育活动,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院从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接受知识的特点出发,了解学生对情感表达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在“马原”课堂上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学院积极打造“对话式”课堂,邀请名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通过讲述时代故事、抒发人物情怀,增强“马原”课程的思想性和亲和力。例如,学院邀请周恩来总理的侄女、中新社原副社长周秉德女士来到思政课堂,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与情怀——周君恩来”为主题进行授课。周秉德女士结合亲身经历,讲述周恩来总理既平凡又伟大的生活点滴,使学生们真切感悟到周总理的家国情怀。名家的讲述,真实的故事,更能引起心灵上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他们实现全面发展、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精神动力。

    “专题+互动”,让学习内容更生动

    “马原”课程囊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涉及领域广、原理多,教师在有限课时里难以讲授得面面俱到。学院采取了“专题+互动”的方式,凝练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确保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强化教学思想性。根据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认识过程和规律,学院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个专题,如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唯物辩证法等,既明确了“马原”课程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又能启发学生进行重点思考。通过问题导入式教学,组织学生围绕发生在身边的社会热点,利用辩论赛、即兴演讲、演绎话剧等方式,培养学生在互动碰撞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学院设立“行走的最强思想”思政创新课,选取典型展览馆、现代化企业、政府部门作为教学基地,通过现场授课,学生们能零距离“触摸”马克思主义丰硕成果,在自主探索中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解与认识。

    “课堂+网络+实践”,让教学手段更灵动

    “马原”课程内容理论性深、抽象性强,学生接受消化有一定困难,仅仅依靠课堂这一单一途径,难以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生命感、时代感和立体感。学院抓住课堂、网络和实践这3个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途径,将“马原”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实现了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一是学院积极开展慕课教学,利用大量国家精品思政课程,提升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二是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推送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成果及鲜活生动的事例,形成线上线下同频联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三是为增强课程实效性,学院将课程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如组建师生宣讲团,利用暑假时间赴延安、上海、正定等地,结合实地调研、现场采访获取的材料和案例,对当地的中小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宣讲。通过“课堂+网络+实践”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提高“马原”课程的教育效益。

    (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于海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