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疫情变量成为教学增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5-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师生们固有并习惯的教与学的空间和场景发生了变化:从同处一间教室,变成了相约屏幕两端;从面对面对话和情感交流,变成了相约在云端。疫情这一最大的“变量”给传统教学生态带来巨大冲击,如因线上教学导致课程代入感欠缺、师生互动受影响、学习状态难以有效监控等等。如何有效应对上述问题,在保证教学同质同效基础上,使“变量”变“增量”,打造教学新生态?以疫情期间的“民法总论”课程为例,笔者谈几点感受。

    营造有“温度”的课堂

    课堂的温度,便是时时处处弥漫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氛围。唯有有“温度”的课堂,才能克服线上教学欠缺代入感的短板,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要有“温度”,首先老师本人必须是饱满的,老师时时有温度,堂堂见温度,才能如火柴般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富有热度。

    清晨微信群里发一句“同学们早上好,别忘了今天上午有民法课,请做好准备”的暖心提醒;在课程内容优化方面,更加注重内容的新颖性和引导性,合理搭配重难点、适当穿插轻松的知识点与信息;在直播过程中,注重授课节奏,秉承问题导向,采取“吊胃口”方式,侧重培养学生自我“觅食”能力及创新思维;在教学方法上,综合采用案例教学、连麦讨论,让学生随时打字回答问题等方法增加师生互动,实现线上的实时教与学之间的联动,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有学情的掌握、疑惑的解开、知识的碰撞,甚至师生情谊的交流,会达到“不曾谋面,但曾相识”的效果;在直播后,每节课后及时复盘授课录屏内容,查漏补缺、总结经验,结合学生课后反馈,适时调整授课进度、解析力度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提高授课质量。

    大学的育人功能更多地是依靠教学中“温度”传导来实现——老师对学生的点滴关切,治学的热情和专注,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这是大学教学关系中师生交往的美好体验,是大学最弥足珍贵的价值之一。

    “输出”导向的能力培养

    部分老师认为线上教学仅为权宜之计,其间只要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做好知识传授即可,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每一门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都不应该是知识“输入”本身,而应该是知识“输出”导向下的能力培养。对于法学教育而言,其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养成,而法律思维能力的训练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在“输入”和“输出”之间交互往返。其中,输入是基础,输出是根本。没有大量输入,学生就不可能有效地输出知识;但缺乏有效输出,输入就变得毫无意义,很容易被遗忘或被覆盖。

    一是拓展“输入”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知识“备份”功能和多样的教学工具,让封闭的课堂在时间上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空间上从教室向线上图书馆拓展,内容上从教材向参考资料扩充。为学生精心遴选了三门中国大学MOOC,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此模式下,学生是真正学习的主体,而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帮助者;向学生推送有价值的学习参考素材,如本门课程的推荐阅读书目、文章、内部讲稿,以及学术讲座直播链接等。

    二是强化“输出”泵,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法条有价值吗?对于理解透彻的是基石根本,对于生搬硬套的就是摆设”,“范本有价值吗?对于举一反三的是升华的蓝本,对于拿来主义就是个坑”,积极引导学生重视民法原理的探究和民法学方法的进阶,习惯于思考法律条文背后隐含的价值判断、利益衡量和目的考量因素。线上教学应尽量给学生创造知识输出的机会,通过随堂测试、案例分析、课后作业等评价方式反复训练,既加深对已知的认识,又扩充了新知的范围,从而提升至内化和应用知识的层次。根据学生的反馈找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调整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思政元素的“无声”融入

    专业课程既要保有其知识能力提升的目标,又要在此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较好地融入进去。法学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应将社会热点问题、法治事件、现实案例等真实事件引入课堂,从大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聚焦社会热点,“把理论融入案例,用案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以悟道取代灌输”,充分发挥隐性思政教育的功能。

    在给学生讲解民法的“人本”思想时,笔者会引导学生思考,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为什么在中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利用制度优势,全国上下一盘棋,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生动现实的事例为师生坚定“四个自信”提供了最有力的背书。在谈到法官贪腐枉法事例时,笔者要对学生们表达的,也是希望学生们一生恪守的是“有术无道,止于术也”“永远不要让你的技巧超过你的品德”。

    由于疫情“变量”,所以我们不得已离开了舒适区;由于疫情“变量”,我们不得已开始了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反思与调整。其实疫情期间我们所思所为,并不仅仅是为了保障线上教学质量所需要的,很多做法不也正是常态下我们应该做到的吗?化“危”为“机”,是提质增效的良好契机。让疫情“增量”转变成教学的“常量”,扩充每位老师的“存量”。“云存道,师解惑,让每一位老师都成为自带流量的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必将成为未来教学的新常态。

    (作者系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