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浪》看高校思政如何乘风破浪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视觉中国 供图

    《后浪》最近非常火,短短几天内经历了刷屏、反转、热议、质疑的过程,网上有关《后浪》的讨论已然形成了巨大声浪,颇有“一夜醒来,已是满屏《后浪》”的感觉,恭喜哔哩哔哩(简称B站)又成功打造了一个教科书式的现象级营销案例。作为B站五四青年节的宣传片,我们可以从“两项成绩、三个要素、四点启示”来探讨《后浪》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会火,以及能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什么启示。

    从“两项成绩”看B站“破圈”到达

    更值钱了。这两天,大家围绕《后浪》讨论不止,争议不断,有人说前浪赢了,有人说后浪赢了。但唯一没有争议的一点就是,B站赢了。这部短片推出后B站市值一夜暴涨34亿元,效应可谓惊人。

    更出名了。有人贬,有人顶,但不管是褒贬双方,其实都纳入了议题轨道,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更多人尤其是更多“前浪”知道了B站,“小破站”知名度一飞冲天。所以当看到很多不知道或者不看该站的人都在转时,B站笑了。

    这个成绩单说明,从产品属性和传播角度上来讲,《后浪》打了一个漂亮仗。但这仅仅是B站一个偶然性的单一行为吗?从其2019年以来抛出的一系列大动作来看,显然不是。一方面,无论是半年前同样是现象级传播的跨年晚会《2019最美的夜》还是这次的策划,都表明B站努力想要“破圈”“转型”,争取更大范围的用户增长和投资空间。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一路顶着二次元、鬼畜等小众标签的亚文化社区、非主流视频网站,该短片的推出似乎在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B站正在试图向主流靠近,并且希望继续保持非主流的特征。这是B站的商业意图和《后浪》的商业价值。毫无疑问,从这些方面来看是成功的。

    从“三个要素”看《后浪》奔涌到海

    《后浪》一路奔涌,到底为什么火?我们不妨从形式、内容、传播手段等方面来审视。

    从形式创作上说,堪称完美。这部短片,我们都有相同的观感,那就是特大片儿。无论是视频拍摄,还是剪辑水准,加上光彩耀目的舞台灯光,何冰的演讲水平和艺术表现力,都出彩。这几点合起来,对观众形成了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营造了热烈激昂的叙事氛围。一定程度上说,这部短片也正是靠这种形式征服了观众。

    从内容生产上说,值得商榷。很多人为文案拍手叫绝,认为有气势,有文采,而且正能量爆棚,积极向上。从宣传片的角度来说,和大量的公益一样,它确实有打动人心、渲染气氛的功效。但从教育的角度上看,它有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一是话太满。认可青年、肯定青年本没有错,但夸得太狠,刻意呈现光鲜,片面凸显新潮,“鸡血”打得过猛,少了新鲜泥土的味道,难免让人觉得不真诚,容易引起青年学生的反感。二是话太浮。纵览全片,“单一意思的重复表达”到处都是。重复可以形成气势,但也造就了单调。所有的排比,都在一个平面上重复,生不出立体,没有实质内容。就像是它给了我们“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却缺少“横空斗转”的“欲穷千里目”,以及“点题之笔”的“更上一层楼”。三是缺内核。文中称“年轻人有了选择的权利”,却对“为何选择”“如何选择”只字不提,没有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指导。“选择”以一种普遍性的面目出现,值得深思。实际上,五月四日当天《光明日报》推送的报道《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恰好回应了《后浪》关于选择的问题。表明立场,才是后浪们首要和关键的选择。四是有点偏。这也是被多数人诟病的地方,文案在内容选取上没有代表性和广泛性,视频中呈现出一幕幕玩角色扮演、跳伞、摄影和潜水的画面,让很多人忘记了青春最该有的应该是那些为梦想奋斗的模样,那些半路摔倒仍然咬牙向前冲的狼狈和坚强。难怪很多“95后”“00后”看了后,都声称自己根本不属于后浪的序列。

    从传播手段上说,《后浪》表现出色。比如,在五四青年节前一天,扣准节点实现节庆传播;联合多家主流媒体平台,照顾到不同年龄层突破圈层,实现跨界传播;占领主流舆论制高点夸赞青年,把握疫情下人们的心理需求,实现广泛传播;产生话题争议,获得舆论关注,迅速扩大传播。这些都让《后浪》成为2020年第一个现象级传播。

    “四点启示”看思政精准到位

    作为青年学生最常使用的视频APP,B站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是同一群对象,因此这部短片无论从哪方面,都可以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思政工作“在哪里说”。这涉及教育载体和教育情境的问题。从宏观角度上,我们看到,B站想要争取更大人群的受众,就策划出这部短片“破圈”去占领“60后”“70后”“80后”的高地。思政工作要想影响更多的大学生,也要努力用更好的活动和作品敢于“破圈”去抢占学生常在的阵地平台,创造出影响和教育学生的机会。也就是说“青年在哪里,我们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这属于教育载体的问题。从微观上说,《后浪》打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情境,它用一级的光影音像烘托气氛,制造了一个极佳的对话空间。每个人打开视频进来,感觉好像这里都有一张预留给自己的小板凳,代入感、参与感都很强。对思政工作来说,更要善于营造教育情境,解决好“在哪里说更合适”的问题。今年五四期间,教育部思政司指导人民网联合打造的“我们都是收信人”H5小程序,就主动创设了教育情境、设置了思政议题,引导青年从理想、本领、志向等“青春三问”中,规划和思考人生航向,吸引了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思政工作“由谁来说”。这涉及教育主体的问题。《后浪》讲的是有关青年问题,但并不是通过青年的口来说。做青年学生的工作,也并不是一定要我们自己来说。比如,教育部等七部门组织开展“奋斗的我,最美的国”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活动,是通过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最美奋斗者等先进人物的口来说的,“青春告白祖国”系列活动、“我们都是收信人”是通过青年学生自己的口来说的。“三全育人”背景下,善于搭台子给别人唱戏,说自己家的故事,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接受效果。

    思政工作“说什么”。这涉及教育内容的问题。从思政工作的角度,《后浪》在内容上给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教训启示。有很多学生表示,对于这种“鸡血”题材,他们早已免疫,并不感兴趣,所以在很多青年学生看来只是一种“自嗨”。很多学生说,回味起来没有留下什么,很容易产生厌倦感。所以光夸不行,激不起共鸣,更引发不了思考。我们做思政工作,“说什么”?要说引领,而不一味迎合;要说道理,而不一味煽情;要说问题,而不一味粉饰;要说现象,更要说背后的肌理;要说大势,更要说身边小事;要说是什么,更要说为什么,怎么办;要说好的,更要说什么是好的,如何才能变好。让我们提供的“说什么”,真正做到口味上尝起来“可口”,风味上看起来“新潮”,回味起来才能“悦纳”。

    思政工作“怎样说”。这涉及教育方式的问题。这部短片一是说得很隐蔽,其实B站的商业意图显而易见,但是它用此完美包装了自己。它没有大声吆喝说“来吧,年轻人都在B站”,却起到了这样的效果。二是说得很美,以艺术性的表达方式告诉了大家B站的存在。三是说得很生动,它用具体鲜活的画面,引发感官上的共鸣。我们做思政工作“怎样说”?一是要学会用潜隐性的教育方式来做工作,学会把盐融在食物里。二是要用艺术的教育方式,互联网时代,不仅要有技术性要求,还有更高的艺术审美性要求,让我们的工作充满美感。三是叙事方式要注意国家宏大叙事和个体生命叙事的合理选择,小切口、大立意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