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长出的 “脱贫经”
头天夜里的一场雨过后,5月下旬的贵州省黔东南州又恢复了冷热交替的模式。晌午,烈日当头,土狗都打了蔫。
三面环山的从江县下江镇宰养村食用菌产业示范园的菌棚里,依稀保留着雨水的痕迹。成排的菌棒架渐次排列,两名穿着雨鞋的妇女,提着篮筐,挨个儿摘取菌棒成熟的香菇,雨鞋在泥泞的地面踩出吧嗒吧嗒的声响。
“这是盛夏到来之前的最后一季蘑菇了,棚内温度超过28℃,就不适合蘑菇生长了。”从从江县教科局招生办的岗位到宰养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已经两年多了,梁新源对食用菌培育这个村里的扶贫产业,已经算得上个“行家”了。怎么利用好每年两季的培育期提高产品品质,怎么掌握给菌棒注水的“分寸”,将菌棒重量控制在3.5至3.8斤之间,等等,都印在他的脑子里。同样印在脑子里的,还有宰养村这个海拔860米的侗族村寨里的59户贫困户。
2014年以前,这里还没有通车。虽然距离县城67公里,到镇政府也有28公里,距离和交通却挡不住村民外出打工的路。人均可耕地面积较少,每年半数劳动力外出,村里的光景更是沉寂。
“要想真正脱贫不返贫,并实现致富,还得靠发展产业。”一提到村里的新兴产业,梁新源露出藏不住的笑意。
从村口沿着小路往深里走,路过鼓楼转个弯,远远地就能望见一片黑色遮布围住的菌棚,75个菌棚聚集在一起,便是第一期50亩食用菌产业示范园的所在。
村里把食用菌种植作为农业特色产业和结构调整的新型产业来打造,推进食用菌产业化进程,让村民们看到了精品特色农业致富的希望。贫困户纷纷走出家门,除草、平整地面、开挖排水沟,将菌棚收拾得利利索索。从当年1月首批贫困户拉运菌棒入棚试种,半年多光景,便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
37岁的侗族汉子潘薛良,走南闯北十多年,干过的工种不少,2016年,他回到家乡创建合作社。2019年,村里的食用菌种植一上马,潘薛良率先报名当起了村里特色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以每亩地每年1100元的标准将土地经营权流传承包给公司,村民在食用菌基地打工,既能获得劳动报酬,还能学习技术;贫困户拿出政府拨付的2万元帮扶资金入股,年终还能享受分红。
小蘑菇带来了新思路。如今,50多亩海花草示范基地、100亩香椿产业基地等也落户宰养村。
不远处,一片空地上青草绵延。不久的将来,那里将扩建50亩食用菌产业示范园,也将孕育出新的希望。
(报道组成员:柴葳 于珍 周子涵 景应忠 执笔:柴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