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育新机 建言献策开新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5-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张志勇代表:

    加快建立网络学习公共服务体系

    本报讯(记者 柴葳 焦以璇)“教育数字鸿沟的挑战已成为一个重大的教育公共政策问题,明确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公共服务属性,加快建立网络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已成为我国公共教育政策的紧迫课题。”在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看来,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停课不停学”引发了一场教育技术全面应用的“遭遇战”。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的调查表明,居家学习中,有1/3的学生家中没有可用于网络学习的电脑,10.41%的学生家中没有连接网络。“‘互联网+基础教育’应是一个公共服务体系,能够切实保障中小学生公益普惠的基础教育网络学习权利。”张志勇建议,国家应全面推进网络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填平教育数字鸿沟。

    蓝闽波委员:

    完善专业硕士培养体系

    本报讯(记者 任朝霞)针对当前专业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专业性不够、实践教学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主任蓝闽波建议,要完善专业硕士培养体系,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需求。

    我国研究生教育是“学术型”和“应用型”学位相互独立但又相互连通的双元体系。蓝闽波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一些隐忧,突出表现是“应用型”学位类型被“人为”地转变为“学术型”,部分导师忽视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在培养目标方面的差异,专业硕士培养的过程和结果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符,违背了国家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初衷。蓝闽波建议,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建立灵活机制、给予导师充分的自主权,打通高校与企业间的壁垒,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机制,把专业实践落到实处。

    李为民代表:

    医疗人才评价必须破“五唯”

    本报讯(记者 梁丹)“发表论文数量不一般,实际业务很一般”“专业职称挺高,医疗技术、临床水平不高”……近年来,推进医疗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认为,构建以临床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医疗人才评价体系,破“五唯”立“五重”势在必行。

    “当前,论文是医学人才评价最核心的硬指标,甚至超过了临床水平和患者评价,具有‘一票否定权’。”李为民表示,我国医学人才评价仍存在唯论文、唯课题、唯学历、唯资历和唯数量的“五唯”现象。李为民建议,将医学人才划分为临床型、临床研究型和研究型三类,将医院分为研究型医院、临床型医院和基层医院,并提出了“重医德、重贡献、重水平、重效果和重创新”的新医疗人才评价标准。

    陈晓红委员:

    让“创新工程师”真正受重视

    本报讯(记者 阳锡叶)“当前,尤其要通过对科技创新型人才和高新技术企业两个科技创新重要主体给予政策支持,来推动我国创新方法工作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校长陈晓红说。

    据陈晓红介绍:“与不少创新型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政策支撑尚待完善、人才队伍不稳定、企业应用动力不足、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健全等‘痼疾’,急需破除。”她建议,要积极推进“创新三师”的资格认证,将认证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中;要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条件,将企业具备认证的“创新工程师”作为国家或省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之一;要实施创新工程师培育工程,选择部分省份进行政策试点。

    苏华委员:

    高校应主动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本报讯(记者 倪秀)受疫情影响,与过往同期相比,企业用工短缺,复工复产困难不小。面对这一问题,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应如何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认为,高校应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和办学优势,担负起人才供给的历史责任,做好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激活校企供需链,奋力打好组合拳。

    苏华在提案中提出五条建议:树立大学生正确就业观;引导大学生在机遇和挑战中寻求“生路”;政府搭台,校企唱戏;高校借助“云招聘”,打通校企人才供需大动脉;助力企业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苏华建议,高校也应主动走进企业,同时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帮助企业进行新技术挖掘和新产品开发,让复工复产后的企业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韩爱丽委员:

    教育督导,既要“督”又要“导”

    本报讯(记者 周洪松)作为国家教育督导工作的贯彻落实者,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教育厅总督学韩爱丽在开展教育督导实践中遇到了挑战,表现在:教育督导机构与管理体制不适应;统一归口管理教育评估监测和督导结果权威性遇到挑战。

    她建议,首先从完善机构设置入手,进一步强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职能,调整充实各级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其次,要配齐各级各类督学。专职督学实行选任制,兼职督学实行聘用制,县级责任督学按与学校数比例配备。再其次,要进一步强化教育督导结果运用。教育督导既要敢于亮“齿”,问责到底,又要探索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支持教育、帮助教育的积极性;既强化“督”的权威,又突出“导”的作用。

    罗俊代表:

    天琴一号六大技术在轨验证全部通过

    本报讯(记者 刘盾 通讯员 黄艳 卢旖维)“经过多方评估,天琴一号六大技术在轨验证全部通过。”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是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首席科学家,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六大技术的每项技术指标都优于任务目标,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最高水平。

    “天琴一号的核心任务是验证空间惯性基准技术,这是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体系核心技术之一。”罗俊把空间惯性基准技术比作引力波“探头”,它包括高精度惯性传感、微牛级连续可调微推进、无拖曳控制三大关键技术。据罗俊介绍,天琴一号高精度惯性传感技术在轨测试结果,比国内现有水平提高了两个数量级以上,这标志我国成为世界第二个掌握高精度惯性基准技术的国家。

    贺云翱委员:

    高校要有传承和创新文化的责任感

    本报讯(记者 唐琪)全国政协委员贺云翱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文物考古系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和往年一样,贺云翱带来的提案中,又有多份涉及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

    贺云翱认为,文化不仅存在于书本和校园里,有相当部分也保存在生活中、田野里,“对这样的文化,高校不应该视而不见,要有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的责任感”。在传承文化遗产方面,高校首先能做的就是培养人才。一是专业研究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和实践结合,把学生放到田野里去。二是相关人才教育。要在师资配置、课程设计等方面尊重非遗本身,吸引富有经验的一线专家到学校里承担课程任务。此外,高校能发挥作用的还有研究。贺云翱说,绝大多数非遗文化还没有进入到专业研究的视野中,建议高校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有体系地开展研究工作。

    戴立益委员:

    构建本硕连读教师培养模式

    本报讯(记者 任朝霞)“着眼于未来教师的培养,师范大学要以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充分借鉴医学人才的培养经验,打造‘六年一贯制’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建议,构建由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教师教育和智能教育、融合教育和准入职实践等三个相互独立又贯通一体的本硕连读教师培养模式。

    智能时代已经来临,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必须打造升级版本,建设“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智能教育”相互融合的新格局。戴立益建议,构建本硕贯通的培养模式,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教师奠定坚实的学历教育基础。可把六年的培养年限划分为三个阶段,同时,设计公平、合理、灵活的内部机制和过程性教学质量保障制度。

    张改平委员:

    “一入大学万事轻松”?不行!

    本报讯(记者 李萍 高毅哲)“目前,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一入大学万事轻松’的消极观念,以至于部分大学生混日子、混文凭。”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表示,“在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适当为大学生加压,适当增加学业负担。”

    张改平建议,出台激励高校教师参与“金课”建设和淘汰“水课”的指导性政策。目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尚未完全扭转,一些教师对本科教学和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依然不足。各高校虽然也在陆续出台相关引导政策,但尺度宽窄不同、激励效果不一。建议出台相关引导和激励政策,对高校进行可行性强、操作性强的宏观指导,使教师自觉主动地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投入更多精力,科学增加课程难度,适度拓展课程深度,使大学生学业增压成为质的复合增长,避免异化为量的简单叠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