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作者:唐亚明 于大武 等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迎接六一儿童节特别策划
我相信,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是世界上最浪漫、最了不起的事情之一。我也相信,阅读连接了世界,连接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然而,“百年百部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书系”乍听起来,似乎造成了某种距离感——无论是谁,凭借什么标准,不偏不倚选出百年来最具代表性的百部图画书作品,这可能吗?
松居直先生曾把图画书叙事法则概括为一个公式:图×文。我和严利颖在《图画书叙事话语研究》一书中把这个公式扩充为:图×文×书籍设计。这样,就便于把许久以前创作出的、虽深具图文互动关系但缺乏书籍形态的作品,划在图画书研究范围之外,而这套经典书系的编选者赋予这类作品以书籍的形态(尽管设计感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把它们纳入了现代图画书研究之列。
我一本本翻看第一辑选出的八本图画书,脑海里渐渐浮现出一群拾贝壳的人,他们日复一日在沙滩上弯腰拾贝,再把这些贝壳放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检阅。“看呀,这就是我们找到的宝贝”,当他们向我们展示这些宝贝,我感到了热爱所带来的惊喜。沙滩里肯定还有珍贵的贝壳,而我眼前的这些至少同样珍贵,一部分是因为由内而外的美丽,另一部分是因为它们身上的纹理和细节透露出时光的刻痕。
这八本书的初次出版,分别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把它们放在一起,宛如几代人的童年在游行。书里的童年虽然来自过去,却十分笃定地携带着通向未来的能量。
郑振铎的《河马幼儿园》创作于1922年,被视为中国幼儿文学的萌芽,故事虽老,精神却极为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罕能找到像长袜子皮皮那样自由、快乐、有力的世纪儿童,《河马幼儿园》里的小动物们却有些神似,读这些故事令人愉悦,能感到作者对儿童天性的喜爱和鼓励。河马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可以不听老师的话,去河边钓鱼、游泳、自由嬉戏;可以一声吆喝就跑去同学家看油漆工刷墙;可以夜晚下床,点蜡烛玩耍;可以调换指路牌的方向,让老师找不到他们……在与老师的较量中,总是孩子赢了,赢在聪明灵巧、敢想敢做,也赢在老师对孩子真心有爱。所以说,孩子赢了,老师却没有输。河马老师与小动物们之间的爱相互往来,为这些俏皮的故事增添了动人的底色。童年之乐,莫过于此。
《萝卜回来了》的原型是发生在抗美援朝物资匮乏环境下的一个真实故事。大雪天所造成的食物短缺,使小动物之间的互助和分享变得尤其有质感。“小白兔吃掉一个,留下一个。它想:‘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小驴在家里,一定没有东西吃了,把这个萝卜给它吃吧。’”这个句型在文中复沓循环,传达出艰难生活中友谊的温度。而今我们仍在培养孩子的分享习惯,但是孩子们很少经历过真正的匮乏,这个故事或许能让他们理解,分享的真义不在于你自己最终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你即便困顿也愿意付出。
《神笔马良》对我而言是30年后的重逢。我们是读着金庸、看着港片长大的一代,那时的通俗文学、流行文化佳作,大都是站在没钱没势的立场傲视世界。回想起来,小时候看《神笔马良》仅仅是惊讶于神笔之神,现在再看,却能看到那些塑造了我们精神世界的东西——“我偏不信,穷娃子连画画也不能学啦”“我要专给咱穷人画”;还能看到张载在感人肺腑的《西铭》中所道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社会理想人格,甚至法国作家尤瑟纳尔在小说《王佛保命之道》中表现的对艺术精神的信仰与诠释。王佛消失在自己画的海中躲过了灾难,马良也画出了大海,为的是让贪官去海上搬金山,让海风海浪掀翻大船。意境不同,斩钉截铁的觉悟是相似的:艺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式终会帮助我们渡过生活的难关。
《小山羊和小老虎》现在看来,我们可以提许多疑问:小山羊和小老虎第一天不是玩得很开心吗?虎妈妈和羊妈妈是不是破坏了小朋友的友谊?一群大山羊对付一只小老虎,这不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寡吗?在我们为《翡翠森林》里狼和羊超越性的友谊唏嘘感动之后,为《疯狂动物城》里兔子和狐狸的互动怦怦心跳之后,我们要怎么看待小山羊和小老虎之间发生的冲突事件呢?我当然知道,我们需要理解道德的历史性——在这篇作品产生的上世纪50年代,小山羊和小老虎是没有办法做朋友的,即便是现在,对立与隔阂也未消失。但向华重写的“狼来了”的故事(《狼来了,人来了》),还是可以给重述《小山羊和小老虎》以有益的启示:是否可能存在一个理想的、天真的、儿童的、游戏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山羊和老虎可以在一起游戏,而我们不因为一个生命是羊还是老虎来评判它的善恶?
《哪吒闹海》在排山倒海之势中创造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哪吒形象,白胖水灵,俊俏活泼,喜气洋洋。画家于大武借鉴年画、金锁、挂饰、染布剪纸等传统工艺中的福童形象“磨喝乐”画出了哪吒,既古老又新鲜,不仅暗扣通过莲藕复生的情节,也呼应了哪吒保护者的身份。作者自述设计思路时还提到“通过传统壁画的散点透视,可以让画卷展现得更加气势磅礴,同时运用工笔重彩的笔法,可以让比如海浪、云朵、山石建筑等细节都勾勒表现得很完美,同时以传统壁画结合工笔重彩,也能让传统气息更加浓厚”,画家的笔力赋予故事全新的面貌与精神。
《梨子提琴》,梨子怎么能做成提琴呢?画出来的提琴连共鸣腔都没有。可是啊,它太美了,美得像一个色彩斑斓的梦,不由得你不信。梨子提琴奏出了音乐,狐狸听了,不追小鸡了;狮子听了,不追兔子了。我相信,艺术有这样的力量,它连接了世界,这个世界中不仅仅有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还有我们可以彼此分享的梦想。就像故事的结尾,梨子提琴掉下来的梨子核,长成了梨子树,让每个动物都拥有了一把梨子提琴。
一起到梦里的世界来吧,一起来为孩子造梦,一起来做这些浪漫和了不起的事情。所谓“梦幻泡影”,听起来似乎令人颓唐,但只要我不是唯一的做梦者,只要有一天,你也会加入我们,梦就坚固,隧道都光明。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