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江上写乡愁
马瑞翎 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马瑞翎的长篇儿童文学小说《独龙江上的小学》,是我读过的众多取材于秘境独龙江的既有作品中最好玩、最有趣的一部。这部作品,故事有趣,人物有趣,语言有趣,就连我跟这本书的结缘也非常有趣——
那天取书后走出快递站,我进了隔壁理发店,边看边理发。没想到小说第一章居然是“阿鼎剃头”——主人公阿鼎找独龙峡谷里的骨科医生剃头,医生只会剃光头,而且是用镰刀。以前还有人用砍刀,远处的猎人以为那是要行凶,果断开枪,从此结束了独龙族砍刀剃头的历史……我把刚看完的故事开头讲给了剃头师傅听,结果围上来一堆人,说要买这本书。师傅说,书留下,理发钱不收了。
出门留下20元,拍了一张照,发给作者马瑞翎。她说,你得让师傅用镰刀啊!
以上,是我发在朋友圈里引起“微友”围观、打探作者与书的一段文字。我就这样,在国内疫情向好之时,从一本书,走进了“最后的秘境”独龙江,走进了“独龙江上的小学”,走进了独龙族少年阿鼎的斑斓世界。
小说讲述了独龙族少年阿鼎的成长故事:从他不愿上学,到迷恋上学,并且发愿要“使劲学、狠狠地学”;从他跟着爸爸“过溜索”,到独自踏上艰难求学路,再到即将踩着“彩虹桥”上学;从他进入担当力卡山上的“一师一校”上学,到即将融入独龙乡“好大”的中心学校去集中上学……上学是小说主线,学校是故事舞台,主角当然就是阿鼎和他的同学、老师以及阿爸阿妈。
独龙族,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现代社会的一个民族。在时间深处,在大山深处,在江峡深处,它“藏在深山人未识”。在新时代感召之下,在“一个也不能少”的中华全民族告别贫困的历史主潮中,曾经隐忍卑微的独龙族,从幕后走到台前,走到了新时代聚光灯下,闪耀出质朴而动人的光芒,为世人所瞩目。如果说以上是《独龙江上的小学》的写作背景,那么阿鼎们的命运正是这个民族的一个“切片”。作者谙熟于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尺幅兴波的小说艺术规律,调动了大量的对比和隐喻,来渲染和放大“切片”效应。一方面是围绕“必须要上学”展开的:为了“诱惑”阿鼎上学,阿爸陪他剃头、守苞谷地……另一方面是围绕“为什么要上学”展开的:父辈结绳记事的尴尬、大江溜索断裂的惨剧、村子摆棍讲理的囧事……正是这些承载了历史记忆的生动细节,无声地述说并反证了一个民族走向苏醒走向强盛的必由之路。
这是一部返璞归真又结构奇巧的小说。小说以少年视觉打量世界,那个世界保持着原初本真的模样儿:植物是神仙的“汗毛”,动物“懂”得人的心理,人要是过一次溜索,就会长出一对飞翔的翅膀。作者在叙事结构上下了很大功夫,她采取了一种非常巧妙的“连环扣”叙事,每个章节的结尾,正好“顶”出下一章节故事的开头。全书没有紧张曲折的完整故事情节,却能让一个个碎片般的小故事引人入胜,这些小故事正好丝丝入扣地对应了独龙江峡谷的现存秩序和生活法则。
我还特别赞赏这部小说通篇那富于乡土气质的诗性语言,其语言基调比较准确地把握着追求传统民族民间语言与现代汉语言的契合,善于运用神话思维和诗性唯美相杂糅的、民族方言和规范汉语叙述相交织的、节奏时而短促时而舒缓的诗性句子,形成一种古老而又现代、唯美而又质朴、繁复而又简洁的文本,表现出时代沧桑和“人口较少民族”起伏的历史感,从而使作品对语言基调的选择和把握进入到比较自由成熟的境界。
关于秘境独龙江,我去过两次。一次是那条举世瞩目的独龙隧道通车的第二天,我随一个摄制组进山拍摄独龙族“卡雀哇”节全过程;更早的一次则是随中国作家团走进峡谷“采风”,那次我认识了马瑞翎,之后又陆续读到过她以怒江和独龙江为底色的那些作品。从《怒江往事》到《独龙江上的小学》,可以感知,这是一个怀揣乡愁走天涯的女人,她有着不自知的悲天悯人又乐观向上的情怀,有着对自己曾经朝夕相处过的秘境边缘人群的天生的“共情”。她在完成《独龙江上的小学》后说:“任何人的童年都有欢乐的一面。作品中赤贫孩子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辉,尤能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使人感到安慰。”大山大江曾经屏蔽了一个民族,这个族群被驱隔、抛甩在现代文明世界之外。这个“化外之地”,既有“桃花源”的乡愁特质,更多的却是封闭中的匮乏、落后和无奈。从“独龙江上使人愁”到“乡愁写罢让人喜”,作者以活泼生动的文字,叙写了一个孩子也是一个民族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巨大进步。
我欣赏这样的作品。
(作者系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