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身心健康如何“强”起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5-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场疫情,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然而,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形势不容乐观。同时,近年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复课开学以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愈加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学校、家庭、社会应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今年两会上,诸多代表委员对此建言献策。

    心理健康需各方面“托底”

    “单亲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群体及夫妻关系紧张、二胎情况增多、隔代抚养现象普遍存在,父母监护责任不到位或根本不尽监护责任,不同程度造成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李国华在调研中发现,很多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案例中,都存在着家长难以尽到监护责任的现实问题。

    李国华表示,家庭缺乏监管,学生沉迷虚拟游戏世界,而学校、社会“补位”的关爱和引导也还不够,让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缓解。

    因此,李国华建议,加强对监管人的责任追究,强化各级学校的教育职能。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明确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标准,“初、高中学校必须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小学可在‘十四五’期间逐步完成专职心理教师配备,标准按师生比1∶1000配备。”

    同样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江西新余市副市长陈文华。在她看来,现代社会充满各种挑战与未知,直面逆境和挫折往往比一帆风顺更加重要,家庭和学校在青少年早期要有意识地提高其挫折承受力。

    陈文华建议,把挫折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引导青少年正视挫折,学会克服挫折的方法,学会从挫折中积累经验;要注重用好体育课程、团体比赛等时机,让青少年在实际生活体验中直面挫折与失败,提升抗挫折能力。

    在疫情期间,诸多国内高校、行业龙头企业纷纷提供在线心理咨询服务,及时的心理干预显现出良好成效。但每个单位都在推动,推动的方向不一样,缺乏心理健康服务管理体系统筹资源。

    今年两会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提交了“关于建设国家级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提案”,建议建立政府为主导、统筹民间力量的心理健康服务管理体系。

    在学校及全社会形成运动风尚

    “体育不仅是一门课,还应成为伴随一生的爱好。”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陈立人表示,身体素质下降不仅影响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还可能造成未来国民整体体质下降,事关国家未来发展。体育不能仅是一门课程或考试中的“加分项”。

    陈立人建议,构建科学的青少年锻炼体系和达标评价体系。他表示,对于青少年来说,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生理特点,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生理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体育发展规划,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青少年体质。

    为增强学生体质,近日,108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的提案”。委员们建议,要建立多元考核体系,要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完善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激励办法。要全面提高体育权重。探索实施体育教育测试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家长、学校内生动力。保证中小学公用经费中有合理的比例用于体育支出,提升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此外,鼓励体育专业人士到学校兼职开展体育教学,带动校园体育活动的发展。

    与此同时,如何在校外提升青少年健康,让“熊孩子”有个“放电”的地方,也引发了代表委员的讨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首枚冬奥会金牌得主杨扬建议,将社区儿童青少年体育纳入全民健身、社区发展等范畴;制定儿童青少年体育设施的相关标准,指导社区的体育规划、设施建设和使用等工作;营造以青少年儿童体育活动为纽带的社区文化,培养儿童青少年社区体育指导员志愿者队伍等。

    此外,对于社会上打着体育运动旗号的各类培训班、兴趣班,陈立人表示,市场化的培训机构目前有一些乱象,应当尽快出台统一的专业标准和要求,对培训机构进行规范。

    完善体质健康监测和校医队伍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形势不容乐观,体质健康主要指标连续20多年下降,多与不良行为习惯、缺乏体育运动、体检不到位等直接相关,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尚缺乏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体质监测和干预体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程红说。

    “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隐患,通过体检监测早发现早干预十分重要,应将儿童青少年体检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由卫健部门牵头,教育部门组织医卫机构实施。”程红表示,可考虑将中小学健康保健与妇幼保健系统整合对接,依托专业保健机构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

    同样提到中小学生体检项目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丁列明。他指出,我国目前脊柱侧弯病人超过300万,其中超过半数为青少年,不但会引发驼背、高低肩、长短腿等外在畸形,还会引起脏器发育畸形、功能障碍等。

    丁列明建议,把脊柱健康检查纳入中小学生体检筛查项目,同时健全预防干预和考核机制,将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工作纳入各地疾控部门、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日常工作。

    “校医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和执行者,肩负着学校传染病监控、健康教育、学生体质监测、心理健康疏导、食品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任务,对校园公共卫生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校长崔建梅在谈到学校卫生工作时说。

    “但目前我国校医室建设现状与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并不匹配,中小学校医室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绝大部分校医室工作人员是非医疗专业的学科教师兼任,致使学校卫生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崔建梅说。

    崔建梅呼吁,出台相关政策,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条例规定,按1∶600的比例配足校医,核定校医编制,并招考有专业知识的人担任校医工作。同时,建议各级政府对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逐渐建立校医培养培训体系,加强在职培训的力度,保证校医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制度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