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工程探索“体教融合”育人新样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6-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有个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小镇——练市镇,练市小学就坐落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学校前身由周志澄先生(丰子恺先生的外甥女)于1920年创办,有100年的历史文化传承。2002年,学校迁入新址,提出了“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先后成为省示范小学、省标准化一类学校、省绿色学校、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艺术特色学校和省体育特色学校。2019年秋,学校成功入选“中陶会实验学校”。

    秉承“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以“创和谐校园,让学生快乐成长,让教师幸福工作”为办学目标,紧抓学校基础教育改革契机,全面实施“阳光活动”“和谐课堂”“练字练人”三大工程,积极推进“以体强校,以体促智,体教融合”的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学校全方位发展,连续多年荣获区综合考核及发展性评估一等奖,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全套化设施奠定体教融合模式化基础

    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多功能室内体艺馆、篮球场、五人足球场、乒乓球训练馆、室外拆卸式游泳池以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扬基地——船拳馆,都为学校体育特长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学校专门成立“体艺处”,主抓体育艺术课程开设、体艺教师管理、体育艺术社团训练,统筹安排校内外体艺赛事活动等,考核全校体艺教师教学质量、社团训练、竞赛成绩。另外,学校创新组建体育师资队伍、创建体艺评价新机制等一系列举措,为练市小学“体教融合”办学模式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多元化师资保障“体教融合”专业发展

    练市小学在体育硬件设施完善的情况下,徐辉校长强调:“必须要做到‘队伍专业化,传承不落空’‘体育教师进文化课堂,文化教师兼体育课程’。”这股新型教学之风在学校流传,明确了将“体教结合”转型为“体教融合”。学校受到蔡崇信基金会的青睐,成为试点学校。2019学年,学校率先在三年级全面铺开此项举措,分别有3位体育教师担任语文、英语、科学等学科的教师,这其中的创新,基于文化教师的特长及体育教师的文化专业能力。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练市小学获得了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称号,也对教师队伍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学校创建了各年级“体艺积分榜”,推动了全校各班级师生相互竞争的良性循环。除此之外,练市小学在传统体育传承方面也有大举措,在2007年,练市小学成立了船拳武术馆。由此,练市小学成为练市船拳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扬的主阵地。“人人习船拳,代代传拳魂”,这已然成了练市小学一张独特的名片。

    “三大工程”打造体教融合育人新样态

    “练字练人”工程,进一步做实写字教学科研成果,力求人人写一手好字,个个养成良好品质,使练市小学“练字、练人”这一亮点品牌,成为越来越鲜明的学校特色。在新规划中将继续贯彻实施,以不断完善提升写字教学科研成果。

    “阳光活动”工程,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以阳光舞台、船拳展演、社团活动、大课间活动、艺术长廊等为展示平台,让学生们在各项活动中提升自身素质,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

    和谐课堂工程,构建“小先生制和谐课堂教学”,追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益,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及情感、态度和价值等方面协调统一,使学生得以充分发展,素质全面提高,也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课堂教学行为和方式得以进一步提升,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教师要从学习、应用“和谐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到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

    练市小学经过百年的文化沉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特点,在2005年,学校又根据当地地方特色,吸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船拳走进体育课堂,还在后续教改中引进了航模科技教学,为学校的科技育人开辟了新的途径。未来,练市小学将朝着“均衡化、现代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努力探索并完善“体教融合”育人新样态,为南浔的教育教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凌云英)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