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文化滋养家国情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6-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乡愁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域聚集集体记忆的温情,凝聚着人们对故乡人情、风俗、建筑、山水、老物件等的集体追思,饱含着丰富的地方历史人文信息。留住青山绿水、风俗民情、传统节日,保护好古井老屋、小桥古树、民间文化等,亦即留住了乡愁,留住了集体记忆,进而滋养出深厚的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乡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根脉之一。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在大学生中开展乡愁文化教育重要而又必要,一方面可以凝聚家国情怀、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石,另一方面可以唤醒大学生乡土文化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让乡愁文化教育走进大学校园、走入大学课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实践努力,为此有必要编撰乡愁文化教育读本。在已有的乡愁文化教育读本中,有加强省情、县情与乡情教育的内容,也有加强世情、国情教育的内容,既让美丽的乡愁文化融化于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又有利于青年一代厚植家国情怀。如江西省编著出版的《魅力江西——江西省情教育读本》融入了大学思政课,旨在加强省情、乡情教育,让青年学子更好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重庆市万州区编著历史文化丛书《流淌的乡愁》,挖掘乡愁文化,成立校园传承基地,使“非遗”项目得以薪火相传。

    有必要让乡愁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让乡愁文化教育走入大学校园,就要让乡愁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共生、互长。如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成立了龙狮队、武术队,还走出了校园、走出了国门,受邀参加第一届赞比亚新年庙会开幕式,武术队还应邀赴老挝进行考察交流。又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展的“民间文化进校园”等活动,让传统乡愁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共存、互融发展,既推动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又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实现校园文化生活的广角化、多元化,让大学生在乡愁文化氛围中浸润熏陶,不断植入乡愁文化基因。

    有必要开发乡愁文化教育课程。以历史学、民俗学、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科学设计、精心打造乡愁文化课程正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尝试,如北京师范大学成立“民间艺术大师进高校工作坊”和“民间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更加切实、直观地推广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民间文艺、工艺的魅力;南昌工程学院开设“水文化概论”,将水运码头、水运人家、水运民俗、水文化遗产等带入课堂,让大学生们除诵读经典外,也关注活态民间传统的乡愁文化。乡愁文化课程,既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要针对青年一代的特点,不断增强乡愁文化课程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实践性,通过强化历史文化集体记忆不断筑牢爱国主义根基。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

    有必要丰富乡愁文化教育实践内容。乡愁文化教育不仅要重视课程教学,也要重视社会实践,要走出课堂、走向乡村、融入社会,把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如北京建筑大学乡愁保护团队三赴雄安新区,对征迁村庄进行乡愁点现场勘查,以确定每处乡愁点的具体保护措施。要创造条件让大学生零距离感知乡愁文化,在实践中升华乡愁文化情感,触摸古村、古井、古桥、古庙、古巷、古街等,品尝地方传统特色小吃,调研城市乡村历史人文遗存,切身感受乡愁、咀嚼乡愁,把乡愁文化转化为大学生集体情感和文化认同,不断夯实文化自信根基。

    (作者系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