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了,孩子不爱上学怎么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6-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洪楠 绘

    在各种家庭教育难题中,特别让家长抓狂的就是孩子厌学,突然不愿去或不能去上学了,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解决起来难度很大。在疫情导致的超长假期即将结束、各地陆续复学之际,孩子不爱上学的现象会更多出现。近日,应用心理学研究员马志国应邀来到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每周一课”直播间,根据多年家庭教育实践经验和大量此类咨询案例,仔细剖析了孩子不爱上学的深层原因及应对策略。

    孩子“扮演病人”是为了逃避现实 

    在马志国接待过的咨询案例中,不少孩子的身体突然出现发烧、腹泻、呕吐、头疼等症状,但只要不去上学就没事,去医院检查也诊断不出实质性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有时间性,长假或寒暑假临近结束及开学初期是高发期。

    马志国将这种情况称为孩子“扮演病人”,即心病跑到身上来,是孩子受某种潜意识支配出现的躯体化现象。“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是在装病,事实上孩子并不是故意装病,只是像鸵鸟一样,用生病这种方式来逃避困境,获得一些附加利益,比如可以得到家人的关怀呵护,可以逃避学习上的困难和压力,可以缓解父母的紧张关系等。”

    一般情况下,孩子本人和家长都很难意识到心病外化背后真正的问题所在。家长容易被表象迷惑,第一反应是以为孩子真的生病了,赶忙带孩子去求医问药,结果到了医院又查不出任何毛病;而孩子潜意识里希望用这种状态来进行自我保护,身体的确有状况却不知道自己是在“扮演病人”。

    怎么判断孩子是真的生病还是“扮演病人”呢?马志国分析说:“一是去医院诊断了没有实质性问题,二是即使医生进行了医药干预也没有效果,孩子还是老样子,一去学校就出现症状,一回家又好了。这种情况一般都属于‘扮演病人’。”

    马志国曾接待过一个典型的“扮演病人”案例:当事人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一去学校就呕吐得厉害,妈妈把她接回家就好了,去看医生也没有任何效果。后来经过深入了解,马志国发现这孩子的父母离婚了,她出现病症最严重的时候,正是爸爸再婚、妈妈又有了交往对象的时候。原来,小女孩“扮演病人”背后的真实原因,是孩子想用“生病”这种方式来力图挽回父母的婚姻。

    马志国建议,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不是真正的身体有病,就应该及时转换思路,寻求心理机构专业人员的帮助。专业人员首先要帮助当事人在认知上有所改变,让孩子本人和家长都看清和正视现实,认识到这是孩子心病的外化表现,然后再深入寻找和剖析孩子心病的背后原因,比如最近生活中是否有大的压力事件或变故给孩子带来心理冲击。

    当那个10岁小女孩的家长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并给予孩子更多关注和开导后,孩子本人也认识到自己并不是真的生病,就不那么害怕呕吐这件事,妈妈也努力配合来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阴影,慢慢地孩子就从装病的状态里走出来了。

    家长过高期望让孩子不堪重负

    孩子厌学背后的各种原因中,有个比较普遍的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导致孩子不堪重负,感觉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标准,从而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

    马志国说:“期望本身并不是坏事,积极的期望能促使人往好的方向发展。家长对孩子有期望是人之常情,但盲目的过高期望则会给孩子带来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甚至像一座大山一样把孩子压垮。”

    马志国接触过不同文化背景和类型的家庭,发现家长普遍存在对孩子过高期望的情况。本身是高知的父母,希望孩子青出于蓝胜于蓝,对孩子要求很高;本身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希望自己的人生遗憾能由孩子来弥补,自己未达成的理想能由孩子来完成,也容易对子女寄予过高期望。

    有一个高中男孩让马志国印象深刻,他是自己主动寻求帮助并由姑姑带来咨询的,一来就很伤心地哭诉妈妈带给他的压力和伤害。其实这个孩子成绩很优秀,初中是年级前20名,高中全年级1000人中他位列前100名。但妈妈仍不满意,只要一提学习就对他非打即骂,类似“怎么没有笨死你!”这样的话经常脱口而出,频繁的语言暴力让孩子不堪忍受。

    后来男孩妈妈说出了她对孩子如此态度的原因:她自己没有上过大学,高中毕业就进入社会,因为学历低在工作上受过不少挫折,因此她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担心孩子如果学业不好就会走她的老路。马志国说:“这位妈妈是受到潜意识里‘未完成事件’的影响和支配,不由自主地想通过孩子来弥补自己人生的缺憾。当她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自己身上后,流下了痛悔的泪水,觉得对不起孩子。当家长认识到问题所在后,对孩子的期望值自然就大幅降低了。”

    降低对孩子的期望,会不会影响孩子的进步和潜能的发展呢?马志国提出了一个“10字方针”,即“期望降下来,评价提上去”,并举例说,他爱人本来完全不会打羽毛球,却在他的鼓励下越打越好,“我的秘密就俩字,只要她有一点点进步,我就真心地说‘好球’!”马志国认为只要家长能做到“期望降下来,评价提上去”,孩子就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马志国说:“期望和评价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只有期望降下来,评价才能提上去。如果家长能在心里降低期望值,真正去接纳孩子,自然就能看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而来自家长的正向评价和真心赞赏,又会带给孩子成就感和价值感,带给他继续努力的自信和动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人格障碍影响孩子走进校园

    孩子厌学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出现了人格障碍,导致他无法继续正常的学习生活。

    马志国介绍说,人格或个性是一个人固定的行为模式及在日常活动中待人处世的习惯方式,是全部心理特征的综合。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常态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如认真仔细是人格特征,偏离常态到了苛刻的地步,就可能是强迫性人格障碍。“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也有家庭环境、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经历的影响等后天的综合因素”。

    哪些人格障碍容易导致孩子的厌学心理和行为呢?马志国列举了强迫型、回避型、依恋型、自恋型、表演型等常见的几种类型,“这几种人格障碍都可能导致孩子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形式是过于追求完美、过于严格认真,如果遇到特殊事件的压力,就可能表现为强迫症。“患有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一般都是比较优秀的孩子,他们对自己很多方面要求过于严苛和完美,一旦达不到标准就会很痛苦,也不能允许自己犯错。”马志国说,“在极大的心理压力下,孩子就不能也不愿去上学了。”

    马志国还遇到过一个所谓的“网瘾少年”,每天沉迷在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不愿出门也不愿上学。经过深入沟通,马志国发现这个孩子不是简单的网瘾问题,而是有回避型人格障碍。“这类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逃避现实生活,不肯承担责任,很多网瘾少年都有心理匮乏或人格障碍问题。”

    自恋型人格障碍也容易导致孩子厌学和上学困难。“比如有的孩子初中成绩非常优秀,但上了高中后发现自己很难再名列前茅,因为有极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和过高的自我评价,孩子难以接受现实,最后导致无法上学乃至休学。”

    马志国建议,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人格方面的障碍,最好早介入、早干预,因为孩子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越早发现、越容易矫正。“一旦观察到孩子有偏离常态的人格特征,家长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关注。”马志国还特别指出,孩子的很多病根在家长身上,比如依恋型人格障碍大多是因为家长凡事包办代替造成的,需要及时调整育儿方式和亲子关系模式。

    如果孩子的人格障碍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一定要寻求专业帮助。“家长和孩子本人都要做好心理准备,人格障碍不是一天形成的,治疗效果也不会立竿见影,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马志国说,“孩子本身都有想改变的内在力量,只要家长积极配合,和孩子一起努力,大多数孩子是可以跨越心理障碍重返校园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