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普通话助力脱贫攻坚
日前,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教育部党组和国家语委的统一部署下,语言文字系统积极作为,大力实施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行动,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努力。比如,针对重点人群开展普通话培训,2019年中西部12个省份培训教师46.3万人次,青壮年农牧民195.8万人次,基层干部21.3万人次。
在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最关键的时刻,有一些根本性的、长远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其一便是语言问题。我国深度贫困地区普通话的普及水平有待提高,其整个社会环境方言比较浓厚,应用普通话的氛围不够,孩子们在家庭和社会中习得普通话的机会比较少。而且,学校的教育体系中一些地方老师本身的语言素养也需要提升,孩子们在学校里面习得普通话的条件和氛围都有待改善。
进一步提升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质量面临着较大的语言问题,推广普通话可以成为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的特别重要的抓手,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推广普通话,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外活动的效果,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掌握普通话后,能够进一步打开教师、学生的视野,促进教师、学生与外界的交往交流,促进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升教育和学习效果。
语言学习是有关键期的,合力推广普通话,针对重点人群开展普通话培训,建设普通话学习资源,发挥协同力量推广普通话非常有必要。目前,我国在贫困地区推广普通话的诸多政策措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在贫困地区推广普通话助力脱贫攻坚需要在四个方面进一步深入。
要在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上下功夫。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以及教育质量的提升。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的老师们,扎根所在的地区,自己本身也来自于所在地区,普通话水平有待提升的空间很大。为此,要在国培、省培以及地方的教师培训中有针对性地对深度贫困地区教师的普通话进行培训,强化并提升教师普通话水平。要适当增加外出跟岗培训及外出集中培训的机会,在外出培训的过程中给老师们创造一个更好的语言环境,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提升普通话的水平。要加强教师的就地培训。每个深度贫困地区的方言、学习普通话的难点都是不同的,要提高针对性,针对这些差异开发有效的就地培训方式,从而提升教师们的普通话水平。
要在形成推广普通话的地方或校本教材上下功夫。应该根据不同贫困区县和学校的语言状况,针对推广普通话中的关键、薄弱环节,开发适合区域、学校实际的地方或校本教材。地方或者校本的教材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言学习的规律,要上下贯通,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强调不同的语言学习点,从学习、掌握、运用、保持普通话等方面,形成一个内容体系。可以在学校安排一个专门的时间点,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或者一个专门的课程中,基于地方或者校本教材,开展普通话教育活动,以保证推广普通话的教育内容得到很好的实施。
要在提升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质量上下功夫。应通过专门的推广普通话的课程安排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普通话学习的要求,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各类课程教学中,要发挥课程教学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此外,还应通过活动促进普通话的学习和运用,学校里面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基于活动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要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普通话对于提升学习质量、与别人交流以及对于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要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普通话,乐学爱学,学有所成。
要在家校合作推广普通话质量上下功夫。学校要发挥推广普通话的主体作用,通过家校合作,在家长群体中推广普通话,引导家长主动学习与运用普通话。要畅通途径,让家长参与学校推广普通话的活动,通过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学校、家庭相互协作、相互激励,帮助家长理解并支持学校推广普通话的活动,形成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要树立家庭学习普通话的典型案例,为学生在家庭里面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树立榜样。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博导)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