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学子登珠峰量世界屋脊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6-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时间定格在2020年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这是我国专业测绘人员首次登顶珠峰观测高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中有10名测绘专业队员,其中3人毕业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黄河水院”)。

    这是黄河水院毕业生继参加2005年珠峰高程复测工作后,再一次参与国家重大测绘任务,充分彰显了学校在9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使命担当。

    强化思想引领,聚力铸魂育人

    “我们为什么能从众多报名者中被选中?关键因素来自我们母校黄河水院的培养和教诲!入学时,老师给我们讲校友吴祖太的故事、学长们参加珠峰测量的事迹,以他们为榜样,学好专业知识,用一技之长奉献青春力量!”队员们说。

    学校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化课程育人,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实习实训相融合。强化以文化人,建造“校园大职场”育人氛围,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 

    锻造精湛技能,提升职业能力

    “难忘的是测量实习,我们用了3天时间完成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结果闭合差超限2毫米。老师要求返工,让我们把每一次练习当成实战,这样才能养成认真细致、扎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在精益求精中练就过硬本领。当计算出闭合差符合限差要求的那一刻,也就是‘工匠精神’养成的时候!”队员们如是说。

    学校坚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提高。专业建设以突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重点,校企合作创新“三统一、多样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岗·课·证”相融通的课程模式、“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知识+技能+态度”项目化课程考核模式,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渗透职业精神,按照“真设备、真流程、真环境”原则,打造先进的实验实训条件,开放实训场馆,突出专业核心技能和专业特色,融入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坚持开展以“专业全覆盖、师生全参与、人人有出彩机会”为主题的技能竞赛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职业能力,开展专业精湛技能证书认证,强化工匠精神培养,助力培养行业尖兵,实现专业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的有机统一,全方位培养“上岗快、留得住、素质高、可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建校90余年,学校培养了近20万名毕业生,在祖国的大河上下、大江南北,或默默坚守一线,或成为行业专家,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黄河水院的力量。

    实施磨砺教育,培养意志品格

    “印象很深的就是辅导员要求我们每天进行5公里跑训练,他说测量专业野外工作强度大,要增强我们的体质,我当时认为他就是在体罚我们。但是工作后才意识到,是那每天的5公里训练,让我的毅力和体能比其他同事略胜一筹,心中对辅导员充满感谢和愧意!”一位队员说。

    学校利用教学环节、班团活动、主题教育等加强学生吃苦耐劳品质教育,激励学生勇于自我挑战,促进品质养成。从接到录取通知书开始,学校就引导学生开展职业体验,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和劳动观念。入学后,开展内容与强度适度的军训教育,磨炼学生意志,增强学生吃苦的毅力。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开展“吃苦耐劳与人生”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学习目标,增强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实践实训是培养学生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其吃苦耐劳精神的重要时机。开展青春榜样面对面、志愿服务、叠军被比赛、自强之星选树、“两争两创”、晨跑晨练等形式多样的吃苦耐劳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塑造学生坚毅的品格。

    黄河水院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在高职院校育人成效、服务贡献、教学资源、学生管理等方面,均获得优秀的荣誉。近3年,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780余项,其中世界级团体奖3项、国家级别团体奖136项、省部级团体奖256项。“工程测量”国赛连续7次获得一等奖,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10次斩获全国冠军。

    (于兆国 王靖 魏豪)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