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教育脱贫的“攻坚密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6-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们不仅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用上了先进的教学一体机,吃上了半价营养餐,住上温馨舒适的公寓楼,每学期还能收到一笔助学金。”近日,记者在山东临沂莒南县采访时,该县涝坡镇中学建档立卡学生王惠从学、用、吃、住、助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教育扶贫带来的系列变化。

    莒南县地处沂蒙革命老区,是山东省四个一类革命老区县之一,被誉为“齐鲁红都”、山东的“小延安”。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政府——山东省政府在莒南县大店镇成立。2017年12月,山东省委第六巡视组巡视莒南县脱贫攻坚工作,教育脱贫以“零问题”的反馈结果顺利过关。2019年10月,山东省委第六巡视组到莒南进行巡视“回头看”,教育脱贫再次以优异表现向全县人民群众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在脱贫攻坚的两次“省考”中,这个革命老区的教育脱贫为何展示出硬核实力?其“攻坚密码”是什么?

    2016年,莒南县教体局着眼于“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现实需求,从建学校、配老师、助学生三个维度,研制了《教育扶贫攻坚专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实施“全面改薄”、贫困村幼儿园建设、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职业教育扶贫、教育信息化建设、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关爱等“八大工程”,致力于全方位消除“地域经济欠发达”“学校位置偏远”“城区老校空间局促”等先天条件不足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以及“家庭变故”“父母外出务工”“家庭教育缺位”等后天环境变化对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的困扰和影响。

    “在宏观层面,我们着力提升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质量,让贫困镇村的孩子们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共享一片教育蓝天;在中观层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帮助每一所贫困村学校‘逆袭成长’,吸引师资、留住生源,点亮一个贫困村庄;在微观层面,落实好国家助学政策,开展爱心助学行动,让每一个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让变故家庭学生和留守学生安心上学,温暖一个贫困家庭。”莒南县教体局局长孙运伟说。

    “在莒南一小建设工程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教学楼增加减隔震设计后,才能继续施工,但当时在临沂市内找不到具有这方面资质的设计公司和建设单位来修改图纸、穿插施工,耽搁下去,势必会影响学校建设工程进度。”县教体局副局长卞清君介绍,“随后我县召开会议,研究决定面向上海等一线城市,对减隔震项目单独招标发包。”这一问题的迎刃而解,得益于莒南健全的教育脱贫攻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会商制度和教育重大事项专题会议制度,以及县教体局、扶贫办等部门与基层的联系沟通机制。

    与此类似,全县学校教学楼、科技楼等建筑单体需要增加减隔震项目的,达到40个,超出规划投资6000余万元。“要尽非常之责、用非常之策、举非常之力,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县委县政府拿出了“宁可其他方面缓一缓,也要优先把有限的财力和资源投到教育上”的决心和定力,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为此“签字买单”。

    在扶贫资金支持和政策配套的“两轮驱动”下,全县上下一心,拿出实际行动让教育优先得到保障。该县坪上镇前下寨村将争取到的20万元扶贫资金,全部投入幼儿园建设;坪上镇大山空村也主动将村委大院腾空,用于举办幼儿园;等等。据统计,全县累计投资10.57亿元,建设校建项目542个,建设运动场地77.5万平方米,并配齐配全了各类教育设备和教学器材。

    此外,在教育扶贫管理和资源配备方面,莒南还针对“学习困难和厌学学生萌发停学辍学想法”“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愿望不强”“特殊教育走教上门任务繁重”“驻城卖大包子只为送孩子进城读书”等教育扶贫调研梳理出的问题,又精准实施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精准招生扶贫、关爱特殊群体、其他民生实事等四大专项工程,并制定了任务、问题、责任、时限、绩效“五张清单”,聚焦问题短板、脱贫措施、项目资金、帮扶责任、约定收益“五个关键”精准发力,确保教育扶贫覆盖各类困难群体,保障寒门学子升学、就业通道畅通,呵护特殊少年儿童同样接受教育、快乐成长。

    “当前,我们正以‘新教育十大行动’引领学校办学方向和理念创新,以教师轮岗交流‘双选机制’落实激发学校管理活力,抓住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重大机遇,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莒南的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孙运伟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