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儒于外在 化雅于内心
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兴化,从古至今,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培育了众多的古今名人。在兴化,千年历史给当代教育留下了丰富的养料,从物质到精神,优秀的教育资源俯拾皆是。地处城区中心地带的兴化市第一中学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怀抱金砖”的兴化一中人寻根溯源,深挖几百年教育沿革留下的宝贵财富,紧密贴合新时代的教育要求,鉴古醒今,以“儒雅教育”为核心理念,在追求教育变革和提升的道路上留下了美丽的风景。
优化软件,创设儒雅环境
兴化市第一中学校内存有众多的名人故居和名胜古迹,如此多的人文景观,本身就是教书育人的肥沃土壤。全体兴化一中人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将这些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与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创设文化教育基地、改造教学楼、优化校内植物景观,增设现代化的电子屏、灯箱、橱窗等,赋予了古迹全新的教育作用和价值,打造了独一无二的人文育人环境。
不仅如此,兴化一中人在校园精神文化的打造上,也颇具匠心。具有一中特色教学理念、以读书为核心的各种文化活动,以及“典型引路”的独特激励方式,团结和激励了教师,更以教师为媒介,加之精心策划的活动内容,让众多学生养成了文化自觉,更充满了文化自信。
硬件和软件的改造与升级,让兴化一中的校园充满了书香之气,为“儒雅教育”打下了基础。
尊师重道,抓住育人关键环节
教师是知识传承和传播的媒介,是育人成才的关键环节。兴化一中传承千年文化和百年教育精华,把教师这个教育的中间环节作为重点来打造。硬件再优秀、软件再丰富,也需要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宣教和执行。在教师队伍的打造上,兴化一中以确定教师成长目标、制定教师管理制度、丰富教师监督和考核方式、为教师创造成长路径等多种方式,将“儒雅”宣贯并强化,为学生的成长树立了可尊敬、可效仿的榜样,春风化雨,让“儒雅”渗透到教育当中,浸润每个学生的心灵。
立足课改,辐射教学整体效果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育人理念、教师的授业才华都是通过课堂来宣导和发挥的。兴化一中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大胆实践、积极探索,针对不同的科目创造了独特的教学模式。语文学科的“读、思、议、练”教学方式,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看、讨、练”教学方式,数学学科的“尝试—发现型”“自学—探究型”“引导—探索型”教学方式等,各具特色,主体探究得到落实。综观各科课堂教学,万变不离其宗,充分体现了“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一教育哲理。
重视德育,让学生终身受益
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育人方针,德育工作在全国各地的校园里开展得如火如荼。学校将“主体内化”作为德育的关键模式,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构建德育网络、让“学校—班级—宿舍”的德育主线明晰,并将“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家长委员会有效串联,还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和校外法制辅导员,构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工作网络。德育主题和德育形式紧紧围绕“儒雅”制定和开展,让德育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
兼顾公平,追求全员获得成绩
党的十九大要求“教育公平”,不落下一个孩子。兴化一中的“公平教育”充分体现在教学策略上。“低起点”策略,让学习困难学生也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发展中等生”策略,将每一个普通学生推上更高的台阶;“训练中档题”策略则是让每一个学生把握住重要的部分,保证最终的考试成功率。公平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尊重,成功地消除了成绩壁垒,给每个人都提供成功的机会。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就是对追求教育公平的更好回报。
在兴化一中的校园中,“弘雅尚德,笃志博学”的校训不只停留在墙上,而是乘着“博雅教育”之舟,驶进每一个高中学生的内心深处。修儒于外在,化雅于内心。高考只是人生某一个阶段的成绩体现,学生终身的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才是兴化一中“儒雅教育”育人化人的更高境界。
(刘志阳 韩 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