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
什么样的博物馆才是一座好的博物馆?拥有大规模的馆舍、丰富的文物藏品、数量不断增长的观众,不是定义一个好的博物馆的标准。
深入研究人们的现实生活需求,深入挖掘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凝练出强大的文化能量,不断推出引人入胜的展览,不断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博物馆就在自己的身边,休闲时间就会走进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后流连忘返,回去以后还要再来的博物馆,这才是一座好的博物馆。
——单霁翔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故宫博物院前任院长单霁翔的新书《我是故宫“看门人”》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作为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的献礼之作,书中,单霁翔首次披露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故宫文创等许多“网红”故宫背后的故事,讲述了自己在故宫“看门”期间如何把一个“活”字写入故宫的大门,让故宫文物走近人们生活。虽然单霁翔与故宫朝夕相处了7年,却没有7年之痒,始终与故宫难舍难分。在退休后的一年里,他走南闯北,不知疲倦地给全国各地的年轻人讲述故宫的故事,他说自己与故宫的缘分未尽,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让文物更有尊严
听过单霁翔讲座的人都熟悉他的一句口头禅“让文物更有尊严”。2012年,走马上任之初,他用了5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故宫的9371个房间。在对文物藏品清点整理中,他发现大多数文物常年被锁在库房中,蓬头垢面。当年周恩来总理特意叮嘱送给故宫收藏的秦始皇兵马俑也是灰头土脸躺在库房中,毫无尊严。
作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故宫博物院拥有许多世界之最,它是世界上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最珍贵的一座宝库,拥有文物藏品180多万件,其中珍贵文物就有168万余件。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藏品几乎都是金字塔型,即塔尖是镇馆之宝、珍贵文物,塔身是量大面广的一般文物,塔底是待研究的资料。而故宫的藏品结构却是“倒金字塔”型,即珍贵文物最多,占藏品总数的90%以上。但这些珍贵文物99%却被锁在库房里睡大觉,展出的藏品不足1%。比如故宫现存明清家具6200余件,年代从明朝永乐年间到清朝宣统年间,数量为世界之冠,其中尤以乾隆朝留存下来的数量最多。这些珍贵家具自从被抬进库房后就很少见过天日,不能通风,不能修复,有的库房里的家具叠放了11层,缺乏良好的保管条件。
什么才是好的文物保护状态?单霁翔认为,把文物锁在库房中死看硬守,这不是好的文物保护状态。每一件文物藏品都是有生命的,应该让它们回到社会生活中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得到更好的呵护,只有被展示出来,才会被精心地维修保养;只有被观众欣赏,这些文物才更有尊严。
为了让文物回归人们的生活,也为了让观众难得的“故宫文化之旅”看到更多期待已久的珍贵文物,故宫博物院开始寻求改变。通过维修古建筑开辟新的展区,扩建新的展馆,举办新的展览;清理临时建筑,拆除彩钢房等办公用房,把工作人员从红墙内迁出,还原室外景观;把越来越多的文物藏品“请”出库房“移驾”到展厅。一系列的举措“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活了起来,火了起来,也改变了以往参观故宫的观众“目不斜视”沿着中轴线往前走的状况,大大减缓了故宫中轴线的压力。
随着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物展览的举办,引发了人们对观赏文物藏品的热情。特别是2015年的“石渠宝笈特展”和2017年的“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反响,成为“现象级的展览”,并衍生出“故宫跑”这样的专有名词。
从“看门人”到“开门人”
近几年,来故宫游览的人们会发现,“游人止步”的区域越来越少,而开放的面积越来越多。2002年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工程伊始,故宫的开放面积仅有30%,2014年开放区域增加到52%,2015年为65%,2016年扩大到76%,到2018年,这个数字已接近80%。古老的紫禁城一扇扇紧闭的大门正逐渐向游人打开,包括慈宁宫、寿康宫等一个个幽静、神秘的院落次第跃入人们的眼帘。
据单霁翔回忆,寿康宫开放的第一天就迎来了很多年轻人,他们认为这是“甄嬛”住的地方。实际上在寿康宫里居住时间最长的是乾隆皇帝的母亲崇庆皇太后,她在这里居住了42年,乾隆皇帝每天早晨都会到寿康宫的东暖阁给母亲请安。如今这里的家具、用具及其陈设都恢复了原状,观众到此参观所看到的室内情景与当年乾隆皇帝在世时的情景一模一样。
以往人们参观故宫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多”,近年来,故宫已成为全世界观众数量增长最快的博物馆。2002年观众数量已突破700万人,到2012年,参观人数猛增到1500万人,十年间翻了一番,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每年接待观众超过1000万人的博物馆。仅2012年10月2日,故宫单日接待观众就达18.2万人,创历史之最。快速增长的观众数量使600岁高龄的紫禁城古建筑群及其文物藏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也影响了参观者的良好体验。为此,单霁翔上任之初,就设法破解这一难题。如采取分时段网络预约、每日限流8万人的“分”与“限”;设立每周一的闭馆日、增加开放空间的“闭”与“开”。这些“以人为本”的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客流”高峰,提升了参观者的良好体验,也增加了“回头客”,很多来过故宫的观众,看到如今这里开放的区域越来越多,举办的展览越来越丰富,便再次走进故宫。
文化远在器物之上
紫禁城是明代永乐皇帝在1420年建成的,今年正好是600年。如何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单霁翔一直在观察思考,并付诸行动。在他看来,文物本身是活的,岁月不会悄悄流过而没有痕迹,只是缺少我们去发现;文物的价值本身就在那里,也不应该由我们去挖掘。即便我们还不具备历史知识积累的时候,也应该保持这种好奇心去贴近它们,这才能使文物获得应有的尊严,文化远在器物之上。
新中国成立以来,故宫经历了三次大修。最近的一次大修是从2002年开始的,这也是自1911年以来百余年间,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一次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被誉为“世纪大修”。作为中国明清两朝皇家的宫廷建筑群,故宫的建筑代表了中国传统官式古建筑的最高成就,百科全书式地反映了明清时代的宫廷面貌。
在单霁翔眼里,故宫的每一座古建筑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它们的每一次修缮,都应该成为古建筑维修保护的典范,而不应作为一般的土木工程来对待。故宫大修应该是研究性保护项目,要承担不可回避的历史责任。
2015年,在总结以往古建筑维修保护经验的基础上,故宫博物院选择了养心殿、乾隆花园、大高玄殿、紫禁城城墙4项亟待维修保护的古建筑群,启动了“研究性保护项目”试点,探索古建筑维修保护新的实施机制和传承方式。
如2015年,启动了“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养心殿始建于明朝嘉靖十六年(1537年),得名于《孟子·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原为皇帝正寝宫殿一侧的便殿,自雍正皇帝起将其作为寝宫和日常理政中心,养心殿几乎见证了清代雍正以后历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是研究清代工艺美术发展及清代帝后理政和寝居空间的珍贵史料。
在对养心殿开始维修前,先行对其开展学术研究,从养心殿的历史沿革到文化事件,从文物建筑到文物藏品,从室外景观到室内环境……故宫各相关部门的上百名专业人员投入到养心殿的维修保护前期研究,共立项33个课题。在启动修缮的同时,专门拍摄了纪录片《故宫新事》,让观众全程了解养心殿大修的过程。据单霁翔透露,大修后的养心殿开放区域将从之前的17%增加到80%,届时,代替以往的“隔窗欣赏”,观众将可以走进室内近距离观赏珍贵文物。
2016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在央视的热播,让故宫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从幕后走到台前。这部纪录片详尽记录了故宫书画、青铜、钟表、木器等稀世珍宝的修复过程,展示了故宫殿堂级的“文物医生”以及其神奇的“文物复活术”。
纪录片播出后在社会上尤其是在青年学子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据单霁翔回忆,2017年,有近1.5万人报名,希望在故宫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尽管故宫已将文物修复人员的编制扩展为200名,但每年20名的招收名额远远无法满足报名者的需求。虽然多数年轻人不能圆文物修复梦,但他们却成为故宫的忠实粉丝。这也让单霁翔重新认识到古老的紫禁城对现代年轻人的吸引力,“原以为年轻学生喜欢蹦蹦跳跳、打打闹闹的片子,没想到静静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文物修复这样的片子也能打动他们。”也许吸引年轻人的,除了文物修复师精湛的技艺外,更多的是凝结在古老器物之上的一代又一代专家的“匠心”,以及对文物、对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敬畏之心”。
单霁翔认为,正是因为这种“工匠精神”,600年的紫禁城才可以驻颜有术、青春不老;也正是由于这种“择一业,终一生”的匠心,才得以实现“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的庄严承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