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劳动:引领幼儿追寻精神之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6-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幼儿用晒干的稻草编草帘。(资料图片)

    当下,不论是站在国家发展的立场上,还是为了每个儿童的成长,劳动教育都不可或缺。如何把劳动教育纳入幼儿园课程体系?其适宜的课程样态应该是什么样的?为寻找答案,我们侧重“工艺劳动”开展了园本化实践研究。

    所谓“工艺劳动”,是指采用自然材料、粗加工材料、废弃材料等进行创造性加工的一种劳动方式。它与传统的手工活动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再单纯着眼于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而是从“学用相长”的视角,以关注幼儿内在的劳动品质提升为核心,构成整体功能的课程结构,从而实现以生命唤醒为愿景的课程创生。

    “一物一链”:实现劳动与自然生活的链接

    从自然、生活中取材是课程设计的最初源头。对此,我们确立了“一物一链”的课程架构思路,即由一种资源生发出一系列的学习体验链,使劳动教育在全息化的大自然教育场中与真实生活对接。

    审慎甄选,架构课程框架。在广阔而庞杂的大自然资源库中,哪些资源契合幼儿阶段的孩子学习?这首先需要教师作出准确的价值研判,以更好地把幼儿的劳动经验与学科知识协调起来。甄选资源时,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加以考量:一是适宜性,即此类资源是否便于收集?是否能链接产生适宜幼儿的劳动行为?是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二是延展性,即此类资源是否具备“一物多用”的开发空间?是否能联系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未知探索?是否能整合多元领域而助推幼儿后续发展?三是交互性,即此类资源是否有利于促进幼儿与实际生活、与他人、与周围环境交互?经过筛选过滤、元素整合、综合审议,我们最终梳理确定了竹木类、藤草类、泥沙类、布线类、纸类、农作物类六大课程资源模块,以此架构形成初级课程框架。

    细梳脉络,精选课程内容。一种资源,如何自然链接或创生演变出劳动行为?这需要基于幼儿关键经验,进行充分的内容预设。在“全员参与、分工合作、集思广益”的管理思路下,幼儿园组建课题研究共同体,形成布艺组、泥艺组、木艺组、草艺组、纸艺组、农艺组六个专题小组,开展主题内容设计。首先,是对核心经验的分析:即每一类资源中蕴含着哪些劳动教育价值?例如,针对布线资源特质,可自然链接剪裁、缝纫、刺绣、编织等劳动行为。其次,是幼儿发展阶梯的分析:即同一种资源,在各年龄段可分别设计哪些活动?例如,在沙艺劳动中,围绕主题“创意沙盘”,小班设置了易于塑形、色彩鲜明的“太空沙盘”,中班设置了可操作、情境性较强的“故事沙盘”,大班设置了贴近生活、规模较大的“实景沙盘”。有目的、序列化的梳理,为后续的实施操作提供了清晰化的内容依据。

    追随生活,生发课程内容。课程的开展是生活的自然展开,劳动教育课程的丰富始于幼儿发展需求的不断满足,需要教师沉入生活、追随儿童脚步不断调整和完善。例如,当幼儿发现“向日葵长弯了腰”,便随之生成了“搭建竹篱笆”的活动。此时,幼儿通过辛勤劳作产生的作品成果不再仅供展示观赏,而是被充分地运用在幼儿园的角角落落,真正吻合了“劳动服务于生活”的价值取向。

    “一坊一链”:实现劳动与经验生长的链接

    “教育过程是有限之中的无限内蕴”,幼儿劳动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生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媒介来串联、打通其间的各环节,以为幼儿提供连续的、有益生长的劳动经验。为此,我们专门开辟创设了“游艺坊”(木工坊、泥趣坊、草编坊、农耕坊、布艺坊、纸艺坊),意在以“一坊一链”的模式来助推幼儿劳动经验、劳动品质持续深入地交互递进。

    资源间的融通——多坊联动,打通空间限制。在传统的工作坊活动中,往往会呈现各自为政、互相割裂的状态,这样的组织形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幼儿间的交往互动及解决问题的机会。因此,我们在“游艺坊”组织模式上,采取了“订单式”多坊联动的交互形式,通过“发起订单—接单制作—派单交接”的整个流程,坊与坊之间的资源自然流通起来。以布艺劳动中“制作小福袋”活动为例,当布艺坊的幼儿在完成裁剪、缝纫、装饰等劳动工序后,便向农耕坊发出“订单”,邀请农耕坊的同伴用香草、菊花、橘皮等材料来填充捆扎。如此,在相互合作的劳动游戏状态下,区域间形成流变的、鲜活的、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学段间的融通——有序递进,打通学段限制。不难发现:工艺劳动中涉及的诸多劳动行为,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如何为小班幼儿创设更多可能的劳动机会,为他们后续的劳动能力进阶打下基础?对此,我们在“游艺坊”活动组织中,采取了“流水线”式的劳动操作方式,形成“全员统筹、按龄分配”的编班模式。以木工坊“制作小竹筏”活动为例,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能力特点,课题组在审议时将活动分解为:大班幼儿的任务是自主设计、组装搭建竹筏框架;中班幼儿的任务是设计船帆;小班幼儿的任务则是为竹筏涂鸦装饰。这样既关注了每个活动中幼儿整体经验的获得,同时又兼顾到年龄差异带来的能力差异,实现相融共生。

    领域间的融通——异质同构,打通育人要素。劳动教育课程的呈现形态是多样的,往往融合了艺术、科学、语言、社会、健康等多领域的内容。当这些教育领域有机糅合在一起的时候,不仅符合幼儿喜爱游戏的天性,而且可以使各种异质要素产生“共振”,形成教育合力。以泥艺劳动中“制作沙画”活动为例,幼儿经历了“试误—设计—作画—讲述—合作表演”的整个过程,其间不仅蕴含着审美艺术,还包含了语言表达、探究思维、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劳动教育课程的特点在于其无关乎领域形态,而是生活的自然展开,是幼儿在舒展的学习姿态下直接触及生命原型的一种滋养。

    “一节一链”:实现劳动与内在生命的链接

    从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看,劳动教育理应成为以培养“完整的人”为旨归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代的工艺劳动教育,旨在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促进幼儿个体的生命成长。为此,我们以“一节一链”为模式,不断整合文化资源,从而支持幼儿在与自然、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悦纳自我,形成热爱生命与生活、积极而自信的人生态度。

    桥接节气文化,关注幼儿劳动过程中的深度学习。节气文化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产物,是华夏祖先凝结在时间里的智慧,其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每个节气中都自然蕴藏着学习的契机。为此,我们将节气文化作为教育背景,让幼儿在生活体验中、解决问题中、社会背景下开展工艺劳动。例如,结合“夏至”这一节气,设计了“嗨!毛豆”主题活动,在“毛豆大搜寻—毛豆秆收获记—毛豆大探秘—毛豆秆的变身”这一完整的学习链中,幼儿通过锯木组装、捆绑打结,提高了动作发展水平;通过测量比较,发展了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操作尝试,培养了科学探究品质;通过装饰美化,激发了创作表现欲望;通过农事实践,深化了劳动情感体验。我们认为,工艺劳动之所以能展现出强大的魅力,是因为其在定位目标时就指向了深度学习的价值诉求,其更多时候是“身、心、脑”三方面的共同参与。

    融合主题节日,关注幼儿劳动过程中的心灵语言。工艺劳动带给幼儿的不仅仅是经验的唤醒、能力的提升、思维的拓展,更是心灵语言的孕育和萌发。在课程实践中,我们更为关注幼儿情感体验下劳动素养的整体提升,力图通过融合主题节日的全息化教育方式,营造出一种“乘物以游心”的教育气场。例如,结合“山之灵生态节”开展了“给鸟宝宝安个家”“给小树做棉袄”等创意劳动。在关注劳动行为、提升劳动经验的生动实践中,将爱融入生活,把爱印进成长,让情怀传递更动人。与此同时,幼儿对生活充满了鲜活的直觉、想象与创造,他们开始对劳动真谛有了更深的觉知,对生活美好有了更生动的表达,对生命关怀有了更真实、动人的诠释。

    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亲历工艺劳动的过程亦是他们以劳作的方式追寻精神家园的过程。这是一场还原生活之真、唤醒生命之灵、追寻精神之美的行旅。工艺劳动是幼儿在文化滋养下身、心、灵的共舞,而教师需要做的便是支持幼儿,使其在感知和探究周围世界的过程中体味“劳动的艺术”,学会“艺术地生活”。

    (作者系江苏省常熟市游文幼儿园园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老师帮你们探探路     下一篇:保障幼儿游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