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名校”高水平发展的生动映现
■新时代 新职教 新征程(浙江篇)
“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在职业教育领域重点推出“三名”建设工程,力求通过培养选树一批成绩突出的名校、名师、名专业,示范带动全省中职教育质量实现全面提升。
这其中,绍兴市上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上虞职业中专”)立足“品牌、质量、特色、服务”的中职名校建设目标,用活力、实力、动力、张力、魅力,充分释放出学校内在发展动能,使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焕发出蓬勃生机。
活力
来自对体制机制的创新
首批国家级别重点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浙江省首批“三名工程”立项建设单位、浙江省法治安全教育特色项目学校……一项项荣誉充分展示出上虞职业中专的办学活力。“这活力,来自学校对体制机制的创新与综合改革。”上虞职业中专张建平校长说。
学校以“名校”建设为契机,按照“合作共赢、协同育人、共建共享”原则,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新机制,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精准衔接。分别与浙江中鑫集团等8家企业开展“冠名班”“订单班”合作,推进校企合作共同体的建设,“虞舜餐饮合作联盟”获浙江省级校企合作共同体,“舜泉烹饪教学厨房”被评为市创新实验室。校企合作,助推了产业发展,提升了人才的培养能力。创新招生与招工一体化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整合实训资源,从而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享、责任共担的良好局面。
产教深度融合打通了人才培养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通道,为学校快速发展注入了蓬勃活力。
实力
来自对优势专业的深耕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学校专业设置全面对接区域内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地方发展紧缺人才产业。开设了建筑设备安装、西餐烹饪等新兴专业,构建了建筑、机械、财经商贸、烹饪旅游四大专业群。加快发展建筑工程专业、烹饪专业、会计专业等优势特色专业的建设,促进了产业升级。目前学校有省级示范、骨干专业、名专业3个,市级示范专业8个。
发挥省级“钱建军大师工作室”、市级“陈功年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名师引领作用,对接行业专家,组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团队,通过专家讲座、企业大师进校园、教师下企业锻炼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技能竞赛指导和教科研能力。
此外,学校充分利用行业平台,将专业群实训基地巧妙对接行业协会,烹饪专业与绍兴优绍食品有限公司共建“优职烘焙工坊”生产性混合实训基地,机电专业与浙江春晖集团建立“春晖教学车间”,开展生产加工,实现教学、生产、销售、研发、创业一体化。建筑专业与建筑行业协会合作成立“新星验房工作室”,开展质量验收等技术服务,提升了各专业群实训基地服务能力。
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校构建了具有浓郁校本特色的“1+N+X”课程体系,“1”指专业核心课程,“N”指专业方向,“X”指兴趣特长和自由选修课程。一年来,共开设文化素养等六大类110门自由选修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基础。2017年至2019年,学生获全国技能大赛奖项11人次,获省专业技能大赛奖项28人次,获市专业技能大赛奖项84人次。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建筑工程测量”项目荣获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机械识图与CAD创新设计”项目获全国行业协会比赛一等奖;宁波国际青年厨师挑战赛获银奖;绍兴市体操比赛获团体一等奖。
在教学方法上,学校积极开展专业和企业融合、教学与生产融合、教师和技师融合的“三融合”项目化教学,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开展“理实一体”“做中学、学中做”等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开发校本教材50余本,其中,有17本教材被评为绍兴市优秀选修课校本教材,有7门课程被评为绍兴市优秀精品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建立了由学生、教师、企业、社会共同组成的“四维多元”评价体系,围绕专业核心技能考核,关注过程,重视素养。
动力
来自服务地方的使命感
长期以来,学校一直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视为使命,并将其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学校坚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面向新型农民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帮助开发乡村特色产业项目,通过各类主题培训助力乡村脱贫。
学校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师资力量建立了上虞农民学院,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农民学院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精准对接建筑产业、现代制造产业、乡村旅游服务产业,为农民工开展上岗操作技能培训,满足农民就业和企业招工的需求。面向农村积极开展果树种植等实用技能培训,开展电商培训,实现网络销售,凭技术创业致富。
农民学院的成立,实现了“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培训层次”4大创新。培训内容以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主;培训对象从农民职工层面向农民企业家及管理者高端培训拓展;培训形式从指定培训向可选菜单培训拓展;培训层次从初级工向高技能培训拓展,开展中高级职业技能和技师培训班,2019年有1000多人获得中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实现了农民工转型为工匠的突破。
农民学院实现了学校优质培训资源和农民教育培训需求的精准对接,这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建设农民学院 培育新型农民 助力乡村振兴》获浙江省2019年职业教育改革典型案例。
张力
来自对“双师型”队伍的塑造
“人才强校”是学校的重要战略之一,学校紧紧围绕专业建设,加大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培养;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管理办法,建立兼职教师管理机制。
专业带头人培养选拔机制以两年为培养周期,明确专业带头人的年度培养目标,进行年度考核。派遣培养对象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先进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模式,提高中职教育认知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选派到相关企业进行一个月时间的培训,提高专业带头人应用技术研发能力。
采用内部培养的方法,培养骨干教师。根据选拔标准,选拔骨干教师学习先进的课程开发模式,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并成为核心课程建设团队的主要力量。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教改能力与专业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能力。
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学校采取师徒结对、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每学年安排教师轮流到联办企业进行为期不少于一个半月的实践锻炼,提升实践能力。
此外,学校依托行业优势,聘请大中型企业的专家和高校客座教授为兼职教师,指导专业建设,参与课程开发与建设。
现如今,学校对教师的精心培育已结出丰硕成果,拥有名师大师工作室5个;省级教师技能大赛5人获奖;3位烹饪专业教师获得2019中国美食锦标赛团体特等奖,8位烹饪专业教师在行业协会获金奖、银奖;30位教师在市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
魅力
来自德与技的交相辉映
对于人才培养,张建平校长认为,“德与技形成辉映,才能成就魅力人生。”
在此理念推动下,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感恩励志体系建设,推进感恩励志教育向学科渗透,创新“感恩励志+”模式,将“感恩励志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增强教育实效;完善感恩励志评价体系,推广评价手册《感恩励志口袋书》;建成了一个培育“德技双馨”时代新青年的基地,构建了一套以“感恩励志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感恩励志教育”被评为绍兴市德育品牌。
学校坚持以环境文化为阵地,大力推进“一墙一廊一园一基地”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环境育人氛围。着力推进“文化品牌建设工程”,成功打造以校园文化艺术节、工匠精神技能节等为基础的“职中四节”,坚持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让中华美德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此外,学校确立了以“强化法治安全教育,培养感恩责任意识”为主线的德育工作体系,将法治安全教育融入教学,让学生的法治观念、安全意识逐步提高。
多元的实践德育模式,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2019年,有10个班级获市、区先进班级或先进团支部;1名学生获区“十佳孝星标兵”;2名学生获上虞区百名孝星;3名学生获评国家职业教育奖学金。
放眼兴旺发达的学校校园,融教学、生活休闲、实习实训和生态景观为一体,人文气息浓厚,育人功能完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多彩,不断催生校园新风;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类志愿服务,更如春风化雨般引导着学生在用心感知、以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中,健康成长,全面成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