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延安精神立德树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6-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孕育出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用延安精神立德树人,把延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实验小学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扎实进行实践研究,打造特色教育活动,积极培养“有坚定信仰,有阳光心态,有健康身体,有渊博学识”的“四有”红色传人,用基础课程强基,用地域课程铸魂,用综合课程追梦,为学生全面发展建构科学的课程。

    强化基础课程的教育功能

    多课程的联合渗透是实践“用延安精神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在各学科课程实施中重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品格培育,充分凸显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

    在语文课中融入德育内容,将情感教育与德育相结合,从而达到提升内在修养的目的。如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将大爱情怀与爱国主义思想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毛主席对百姓的爱和百姓对毛主席、对战士们的感恩,情谊中体现人性美,彰显军民鱼水情;数学教师借助“加法”“减法”等运算规律,向学生讲授“爱”“德”增减的道理;围棋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棋道”之中,让学生在“棋子”的跳动中感受退与进、弃与取的深刻联系;体育教师将体育精神渗透到体育活动中,树立学生强身健体、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特别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专门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课程,涵盖了学生成长过程中“自我、社会和自然”三大环境。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发现问题、讨论探究、情境体验、明德导行”教学流程,将课程的价值引导转化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内在需求,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内容中,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达成效果,对落实“用延安精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树立正确人生方向、形成良好品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落实地域课程的传承功能

    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的13年里,给延安留下了无比丰厚的红色教育资源。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革命纪念馆……都是一部部鲜活的教科书。作为延安的学校、延安的教育人,更应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将延安精神发扬光大,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一)让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教材进课堂。延安实验小学从建校之初,就特别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开发了各学段的《我爱延安》校本教学丛书,让校本教学内容进课表、进课堂,通过“三保”(保证内容,保证时间,保证质量)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教学,让学生在诵读和理解中受到熏陶。特别是通过对延安区域的人文精神、地理风貌、风土人情、特色产品及风俗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从思想上认识并发扬自力更生、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文化基础和信仰基础。

    (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用延安精神立德树人,核心是实践活动育人。在活动体验中寻根与铸魂,让学生在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动心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并自觉传承与发扬。

    一是讲好延安革命故事。组织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走进革命旧址访问讲解员,走进敬老院寻访老红军,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等,收集、整理、阅读,了解延安红色故事,认识延安革命人物,讲好革命故事,演好革命英雄。学生在收集、阅读的过程中寻找延安精神,在整理的过程中理解延安精神,在讲述和演绎的过程中传承延安精神。学生看见了,听见了,被“感染”了,政治方向更加坚定,延安精神入脑更入心了。

    二是传唱延安革命歌曲。音乐是极具情感的艺术。红色歌曲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学校除了将传唱红色歌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教育活动外,还组织少先队员走进鲁艺旧址,了解老一辈艺术家创作红色歌曲的历史背景。一次中队活动课,辅导员带领学生来到桥儿沟鲁艺旧址,让讲解员给学生讲述关于影片《英雄小八路》的故事,当学生们知道电影主题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就是当时在鲁艺当教员的寄明为影片《英雄小八路》创作之时,对这首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爱国之情、奋进之心油然而生。学生在学唱《黄河大合唱》时,会来到鲁艺旧址,重温作者创作的背景……通过这些活动以及红色歌曲背后的故事,能够大大提高歌曲演唱的教育效果,增强红色歌曲传唱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这样的体验、演唱,是传承延安精神重要且生动的途径。

    三是吟诵延安红色经典诗词。为了深化延安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高尚品德,学校每年10月都会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红色经典永传承”等经典诵读比赛,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家国情怀。长征组歌、红色赞歌、延安岁月……都是班级吟诵的主题内容。一次吟诵一次缅怀,一次吟诵一份深情。这样的诵读,不仅是对历史的重温,更是对延安精神的传承,是对当下学习和生活的鞭策与洗礼,是将“寻根”与“铸魂”完美结合的重要方式。

    四是开展延安革命旧址讲解与研学活动。每逢节假日,学生都会自觉去往各个旧址进行义务讲解。学校通过“红领巾看延安”主题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南泥湾研学活动等,让学生在父母和教师的带领下走进宝塔山、王家坪、枣园等革命旧址,感受老一辈国家领导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受革命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感受为解放全中国甘洒热血、勇于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启发教育,让大脑和心灵有所收获,在参观与学习中领悟、理解,在讲解与反思中践行、服务。在这样的实践中,张力文同学脱颖而出,因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故事而被评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作为34名各时期受表彰的嘉宾之一受邀参加了国庆阅兵仪式。

    五是创作实践小报。为了让学生更深刻领悟延安精神,学校坚持开展“我与延安精神”主题手抄小报创作活动、“我心中的英雄”主题绘画活动、“我了解的延安革命故事”绘本创作活动等。通过“小手牵大手”的亲子活动方式,鼓励学生带动家长,一起收集与延安精神有关的资料,共同经历选择、提炼、绘画、创作、编排等过程,完成精美的延安精神实践作品。“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在延安精神指引下成长”“延安精神在我心中”“延安精神——不朽的精神传奇”等一件件优秀作品汇集成了延安精神教育文化墙……学生参与创作的过程,也是对延安精神再学习、再实践、再感受、再宣传的过程,更是对延安精神充分了解、充分吸收、充分内化的过程。

    重视综合课程的育人功能

    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指导下,积极开发综合课程,多渠道多维度拓宽综合课程的教育内容,拓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途径。

    一是坚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每天诵读《我爱古诗文》《国学》两套校本教学丛书,让经典日日与学生相伴;开展古诗词、经典朗诵、诗画绘本等竞赛,让文化时时浸润学生心灵;进行书法、绘画、蜡染、版画、腰鼓、剪纸等传统技能训练,让传统技艺得以发扬与传承;组织粽香端午、邀月共欢、菊韵重阳、花灯迎新等传统节日纪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得到教育启迪,深化民族情怀与爱国思想。

    二是加强社团实践课程。社团实践课程主要有体育运动、科技创新、艺术审美。体育运动主要涵盖足球、篮球、跆拳道、武术、轮滑、啦啦操、乒乓球等内容,让学生在运动中磨炼意志、增强体质、遵守规则、抗击挫折。科技创新社团主要开设有航模、FLL、WER、泺喜机器人、乐高机器人、能力风暴、STEM腰鼓制作等内容,让学生在设计、组装、编程、应用制造过程中,对科学、未来、创新与制造产生浓厚兴趣,从中受到教育,爱上科学创造。艺术审美社团主要开设有书法、绘画、手工纸艺、合唱、民族舞、拉丁舞、少儿主持等内容,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经过7年的实践探索,全体师生的思想意识与行为自觉高度统一,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得到提高,爱党、爱国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思想上的提升转化成行为上的自觉,传唱红歌的学生多了,演讲红色故事的学生多了,喜欢到革命旧址义务讲解的学生也多了,在学生中逐渐培养起“红色基因我传承”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明少年我能行”的文明行为。学校实现了内涵式、文化式发展,成长为传承延安精神、建设红色课程的特色名校。教育实践活动的视频资料在新浪等多家网络媒体上展示,得到许多网友的关注和支持;足球、科技、音乐、美术等特色教育在国家、省、市获奖80余次,一大批学生在国家、省、市等各类竞赛中摘金夺银;学校也荣获陕西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平安校园等表彰奖励90余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