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育人 铸就“剑胆琴心”
■新时代 新职教 新征程(浙江篇)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要求,深刻揭示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和综合育人价值,成为教育界竞相探索的重大课题。
作为浙江省首批中职教育名校建设单位,浙江省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铸剑文化”引领下,构建了以“铸剑精神”为核心思想,以“崇尚劳动、融合匠心”为两个导向维度,以“培育师生精、诚、勤三大劳动品格”为终极目标的全方位、多层次“铸剑”劳动教育体系。
通过对“精以成技 诚以修身 勤以立业”“铸剑文化”的劳动素质阐发及教育实践,铸就人才的“剑胆琴心”,成效显著、特色鲜明,富有创新创见,值得学习借鉴。
劳有所得 精以成技
“有‘手’的‘支’持,才有‘技’的存在。好技术需要在身体力行的劳动中不断磨砺,和磨剑一个道理。”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周武杰以巧妙的拆字,点明了学校的劳动育人观。
德清职业中专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莫干山脚下,干将、莫邪夫妇精益求精的“铸剑精神”代代相传,也铸就了学校“精以成技”的育人目标与内涵。
学校始终坚持“以劳促学、以劳塑才”,对标“精、诚、勤”三大劳动品格的培育,实施校本劳动教育课程改革,打造了“技能精(金)、修身诚(橙)、立业勤(青)”三色模块课程体系,其中“金”对应技能学工课程、“橙”对应生活学农课程、“青”对应拓展学创课程;同时依托道德实践平台,围绕“金、橙、青”三大模块,升级道德实践周活动:周一到周五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金美校园”值周活动,周六、周日组织开展“橙心橙意”志愿劳动和“青青家园”家庭劳动,从而点燃中职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火种。
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院校”,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优势,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更让学生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辛,锤炼了意志品质,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2012年,学校开始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在“政府部门、学校、企业”“三元合一”的“333”模式管理体系下,成功构建了集课程教学、专业实习、能力展示于一体,职业认知、职业培养、职业实践(三段)和知岗实习、轮岗实训、顶岗实习(三岗)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对接(三层)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并配合“专业教育+职业技能+就业指导+创业文化”四位一体的三创教育模式,以考专业技能证书促进技能训练,以政校企合作促进实际操作能力,练就学生敬业守信、团队合作的职业道德,使学生成为受社会赞誉、受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
现代学徒制的每个专业都由学校和企业共同选择6至7个核心岗位,实施轮岗实习,时间上前半年轮岗、后半年跟师傅定岗培训。学生在轮岗实习中了解到跟专业相关多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为本专业的就业方向打下了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时间,也有在企业实践培训的时间,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技能和素养的双提高,成为具有较高核心素养的综合型人才。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不断磨炼自己的技能水平,学校还科学构建完整的“技能磨砺体系”,每周开展技能量化达标、每学期开展技能抽测、每年开展“面向人人”的师生技能比武活动,并建成优势项目技能大赛学生和教师梯队,采用校内双线评价,逐步形成以“铸剑新星(生活劳动之星)、磨剑文星(田园劳动之星)、砺剑红星(技能劳动之星)、亮剑明星(创新创业劳动之星)、学剑功星(志愿劳动之星)”的五星技能评价机制,对学生课堂表现与技能水平进行立体评价,有力地营造出“乐于学习专业技能,努力掌握专业技能”的学习氛围,在学生中树立起“乐学、会学、巧学”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们“劳有所得”,成长为身心素质优、专业技能优、文化基础优、职业素养优、发展潜力优的“五优”人才,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20金15银的好成绩。
劳有所立 诚以修身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多次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校在学生中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这些,正是德清职业中专“铸剑文化”中“诚以修身”的育人思想所蕴含、宣扬的精神与价值。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以劳树德”,注重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并特别设置了“道德实践周”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并撰写体会感受,让学生们通过出力流汗体会劳动的乐趣,珍惜劳动的成果,更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中职生正确的劳动观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截至目前,学校道德实践周已开展8年,总计参加班级250多个,参加学生万余人,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推行“以劳逸美”,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寓教于社会劳动,助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在学校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在浙江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第二十一届中国遥感大会等重要会议的后勤与礼仪等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展示青春力量和劳动风采,用热情的服务和真挚的微笑助力德清发展。
为了提升劳动教育的科学性,学校坚持以顶层设计引领劳动教育全系统建设,并科学打造行动德育评价机制,全方位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课堂内,学校建立了融合自然与人文、学校与社会的“铸剑文化”系列课程体系,囊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人文素养课、知识拓展课、社团实践课、“三创”课程及社会实践课程等,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为了使教材内容与“铸剑文化”系列课程体系相适应,学校组织开发了30多种富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力求适合不同学生“错位发展”的个性化需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更有利于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课程外,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积极引进一系列饱含现代气息、贴近新时代学生兴趣爱好的特色活动,包括体育、艺术、文学、实践等方面,坚持“月月有主题”,每月用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学生体质锻炼,推进学生自我管理,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寓教于乐;并以社团为载体,充分拓展学生素质,已形成特色社团15个。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着重加强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创新务实的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强身心、讲文明、善劳动、强技能、能合作、爱创造”的现代中职人,学生的团队合作、身心素养、社会责任、创新创业和岗位胜任能力得到了着重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建立了学生核心素养测评与认证中心,引入一套学生核心素养培训课程,并邀请企业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将个体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素养要求与企业用人单位对中职生职业素养的现实要求相统一,进一步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
劳有所成 勤以立业
“勤,是劳动的本质要求。勤以立业,就是希望学生们无论是面对学业还是职业,就业还是创业,都要做到勤勉尽责。”周武杰校长如此阐述学校“铸剑文化”中“勤以立业”的要义。
建校以来,德清职业中专坚持在培养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培育劳动品质方面下绣花功夫,不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有关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一方面为新时代的中职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劳动实践,内化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真正让学生做到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培养出了一批批“强身心、讲文明、善劳动、强技能、能合作、爱创造”的“阳光特质”现代中职生,学校也因杰出的劳动教育成效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项目试点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明晰职业内涵,更有目标地成长,德清职业中专创新推出“以劳励志”。学校成立了德清县学生职业体验拓展中心,高一入学后,学校便启动中职生生涯规划相关课程,从学生准入学开始指导学生感知专业,强化对学生的生涯指导工作,尤其是在专业选择、课程选择、升学与就业选择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学生的专业稳定度明显提升,入学一年后要求转专业的学生逐步减少,学生入职企业后在岗稳定性也有了明显提升。
中心还积极面对全县学生提供专业、系统、科学化的职业体验和指导服务,每年开设5大模块15个项目,对全县初中学校的2000余名学生开展职业体验实践活动,创造浓厚的劳动文化,促进大中小学生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中健康成长。
办学30多年来,德清职业中专向社会输送了2万多名高素质技术人才,累计培养出11名行业技能大赛金牌选手;500多人获评省、市、县杰出青年、创业能手、技术能手;有超过20%的学生成长为德清县各个企业的管理中坚与技术骨干,并涌现出沈新浩、佘国兴等一大批自主创业的董事长、总经理。
劳有所得、劳有所立、劳有所成,德清职业中专“铸剑”劳动文化与劳动育人实践,给人深刻启迪,学校对劳动的信念,就是对汗水与双手的信念,对青春与奋斗的信念。
面对未来,学校正在以《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遵循,全面梳理、深化,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身体力行的劳动中铸就“剑胆琴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