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危机应对贡献中国教育经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7-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面对前所未知、突如其来的疫情,世界各国必须不断提升教育领域危机应对能力,认真总结疫情防控期间教育应对的经验教训,研究教育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日前,2020年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沙特阿拉伯教育部发起举办了二十国集团(G20)教育部长特别视频会,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介绍了我国教育系统抗疫做法和经验,并倡议作为二十国集团的教育部长应采取行动,全面提升教育在面对当前和未来危机时的应对能力。这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的有力举措。

    众所周知,此次疫情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灾难,对全世界都是一次严峻考验,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都面临着严重威胁。对教育领域而言,这次危机也是一场“大考”,但是世界各国在“答卷”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同程度的教育困境,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备、教育工作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足、数字鸿沟的加剧导致了新的不公平、部分学生产生了焦虑和抑郁等消极情绪,这些都给各国教育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面对前所未知、突如其来的疫情,世界各国必须不断提升教育领域危机应对能力,认真总结疫情防控期间教育应对的经验教训,研究教育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强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应对危机的有效做法。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逆全球化的思潮不断加剧,教育的国际化交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停滞、反复和倒退。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出国留学、国际合作办学和学术交流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曲折乃至衰退,但这并不是一种理性的应对措施,更不是应对危机的最佳途径。相反,世界各国要不断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途径,不断提高国际交流的质量,充分分享应对教育领域各项危机的先进经验、先进理念和实施路径,形成有效的合力共度难关。

    近日,我国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宣示了我国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的坚定决心,以及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坚强信心。历史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越是遇到一些危机,越要致力于世界各国在教育领域的互利合作和交流互鉴。

    此次疫情,导致世界各国各级各类学校大规模停课,大量学生面临着“无学可上”的困境。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数据,截至4月20日,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世界19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亿名大中小学生停课,占比约90.2%,这无疑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大规模线上教学成为应对危机的应急之举,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却解了教育危机的燃眉之急。除此之外,我们更应看到的是危机中的转机,努力把疫情期间的应急举措变为教育改革的契机,把线上教学的灵活性、扩展性等优势在常态教学中逐步利用起来,充分使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在教育变革中发挥作用,促进教育全方位、系统化、数字化、全球化的转型发展。

    在各类危机面前,弱势群体有可能变得更加脆弱。在教育领域危机应对过程中,居家学习、线上教学等举措有可能会给弱势群体带来较大的不公平。一方面,教育信息化发展原本在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就不均衡,疫情的暴发有可能进一步加剧数字鸿沟,有的弱势群体难以获得充足的教育资源,从而影响了教育公平的推进。另一方面,对于贫困家庭而言,大部分家长不仅难以给孩子提供家庭辅导,而且还要面对较大的经济压力。

    为了确保疫情防控与教育发展统筹推进,我国教育部不仅始终把2.8亿学生和1700余万教师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而且充分考虑和照顾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的需要,积极为参与线上学习的弱势学生提供免费的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设备和网络流量补贴,确保做到在线学习“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落下”,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教育领域危机贡献了中国经验。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世界各国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取得全球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各国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同提升全球教育系统应对危机和挑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起战胜各种困难,建设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

    (作者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