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住在《论语》中的孔子更鲜活
孔子作为文化名人,让人“仰之弥高”,但其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却难露真容。何伟俊的作品《〈论语〉里住着的孔子》,既延续他此前平易、亲切的讲述风格,又增添了解读《论语》的崭新视角。作者由表及里,从人物形象深入人物内心,聚焦孔子的人心、人性、人情,充分发掘他的意趣、洞见与智慧,让住在《论语》里的孔子更加鲜活、生动,也让孔子于当下人的生活有所启迪。
整体观照,洞察隐秘结构
在普通读者看来,《论语》就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荟萃,零散参差。但何伟俊却以锐利眼光,发现《论语》隐秘的“篇章结构”。他在详细阐述《学而篇第一》之后,指出——
《论语》首尾照应,内容相互贯通以升级,就像地球围绕太阳转,形成周而复始、完美无瑕的圆,体现了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思想,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还发现孔子的四个核心思想——学、仁、道、礼,在开篇都一一呈现,而后面的篇章,主要就是对这四方面理念的深入阐释和逐步丰富。有些篇章内容相对集中,具有内在的系统性:《里仁篇》重点谈仁;《公冶长篇》主要记录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作者轻轻一点,传统文化的经典之灯更亮更明了。
何伟俊之所以看到《论语》的隐秘结构,是因为他在实践中摸索到一种与传统文化阅读相应的读书之法。他在书中反复强调:“阅读《论语》,一章中的前后句要连起来、合起来思考、琢磨,不可分割;一篇中的各个章节和全书的各篇也要融通起来,互证互验,加深理解,领悟其中的奥义。”“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整体’‘联系’需要时时放在心上。”
阅读传统文化经典,除了具有“如琢如磨”的苦学精神,还要有“瞻前顾后”的巧学智慧。一个优秀的读者,总能在只言片语间建立有效联系,将零散细碎的内容结构化,在反刍中以求融会贯通。
还原生活,聆听言外之意
《论语》的不少篇章,是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但对话以文字的形式,跨越千年呈现于我们眼前,其原本想要传达的意义已经打了折扣。纸面的文字就像一具灵魂出窍的躯体,尽管它有声音,但那声音已不是说话人的原声,而一个人说话的语气、语调对言语意义的传递至关重要。
何伟俊采用一种简单而又高明的方法——还原生活,从理解人的角度来阅读《论语》,聆听文字的声音,进而追寻人的心声。作者站到《论语》的生活现场,与孔门师生一路同行。
《学而篇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何伟俊以自己的想象,将这段话还原成生活事件。时间、地点、场景、人物、情态……一应俱全,合情合理,让人身临其境:2500年前,鲁国国都曲阜,阙里街道。热闹的春节过后,孔子学院又迎来一批新入门弟子。开学第一课,夫子寄语什么呢?孔先生微笑着,用亲切悠扬的语调对席地而坐的弟子们说……
在还原生活的阅读中,何伟俊始终关注易被人忽略的语气。他从孔子说话的语气上揣摩他的内心期望,实现对人物语言深层意蕴的领悟与把握。在比较中,他得出自己的解读:“孔子面对弟子们,用激荡思维波澜、引人深思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和希望。”“反问语气,不仅仅是强调语义,更是与弟子们推心置腹,和弟子们说心里话,引发、启迪他们思考。”
这种还原生活的解读方法,将三句看似没有关联的话放在同一语境之中,这三句话的内在联系也就显露出来。文字不是意义本身,将文字还原成一段生活,它才成为通往意义之城的路标,指引读者跋山涉水,最终抵达。
审之辨之,把准解读分寸
朱熹说:“看《论语》,且将诸家相比并看,自然比得正道理出来。”何伟俊读《论语》,没有停留于“比并”,而是审之辨之,批判性地得出自己的“判断”。他追本溯源,弄清每一个字的本义、引申义。以平常心看待《论语》诠释中存在的争议,在一一呈现多种解读之后,作者总能一一提出疑问,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如,“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句话,常有两种解释:一是攻击、批判异端邪说,祸害就没有了;二是攻击不同于自己的异端学说,反而是有害的。何伟俊从《诗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攻”说起——“攻”为加工、雕刻之意,可引申出“深入研究”之意。孔子的这句话可以解释为:“有了分析、研究、辨别的功夫,就能不被异端所妨碍、迷惑,异端的祸害也就没有了。”
何伟俊把孔子的很多话放在“学习哲学”的框架里解读,其意义自然显露。试想,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对于“异端”,他是否只会告诉学生“学习异端,是祸害啊”,或者发动弟子们去“攻击批判异端,以消除其危害”?在何伟俊的心里,“面对‘异端’,孔子的做法是引导弟子们‘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经过这样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即使真的是‘异端’,也不会对自己产生危害”。
这种解读持之有据,言之有理。从这些分寸适宜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孔子思想与人品的真切感受和由衷敬佩。
何伟俊以治玉之功治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阅读《论语》。他的《〈论语〉里住着的孔子》会让更多人了解《论语》并走近孔子。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