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情怀植心间 红色基因代代传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山西兴县一二〇师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将劳动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落脚点和抓手,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切实践行了“扬正气,树新风,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精准扶贫;守正道,讲科学,遵循教育规律,人民真正满意”的庄严承诺。
坚定不移开展劳动教育:弘扬传统 立德树人
“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这首《劳动最光荣》在孩子中曾广为传唱,爱劳动的理念也深入人心。如果劳动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中缺位,学生们离劳动越来越远,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育人成效,不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沐浴着素质教育的春风,如何“五育”并举,将中华民族热爱劳动、尊崇劳动、勤奋劳动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让立德树人真正落地,成为广大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这一课题对于学校来说,就更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义。
山西兴县一二〇师学校是在一二〇师后代、晋绥儿女的关注下,由兴县政府部门出资兴建的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学校位于有“小延安”之称的革命圣地蔡家崖,以抗战时期驻守兴县、开创晋绥革命根据地的主力军——贺龙、关向应率领的八路军120师部队番号命名,校名由贺龙元帅夫人薛明题写。自2015年创办以来,学校就将“团结 勤奋 诚实 感恩”的校训精神一以贯之,秉承“立德树人 为老区孩子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积极弘扬晋绥精神,打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红色接班人,努力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扶贫政策,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基础教育良性均衡发展,争创一流特色名校。
基于“思想引领 全面育人 收获成绩 人民满意”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尤为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将红色革命文化,优秀传统地域文化,回馈家乡、报效祖国的励志文化融入到德育工作之中。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劳动教育一直是学校办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学校努力使劳动教育体系化、课程化、校本化、常态化,在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过程中,切实奠基学生成长,赋能学校发展。这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涵,是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学校责无旁贷!
内外兼修建立劳动基地:整合资源 实践育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才能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学校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建立了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实践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
校内实践基地——走进大自然,开阔视野
学校边上有一块空地,之前长满杂草,既影响环境,又有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劳动教育的需要,学校将这块空地打造成了“一二〇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们开辟了一片学习、成长的乐园,也为学校再添亮丽一景。
基地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体是占地200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栽种园,学生除草耕作,在玩的过程中了解“返季节果蔬”,感受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智慧;第二部分是一个100平方米的网状空间——小动物养殖园,学生们喂养兔子、白鸽、鹦鹉、鸡鸭等小动物,了解其生长过程,懂得养殖之道;第三部分是光伏发电示范园,不仅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清洁能源,同时也可提升学生对物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兴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等一系列看似复杂的理论在基地轻而易举便能找到答案,学生们在有趣的劳动体验中习得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校外实践基地——亲近黄土地,增长见识
兴县“宋家沟农业生态园区”是黄土高原上典型的小流域沟谷治理综合体。园区集黄土高原典型地貌、传统农业生产、传统民俗文化、林业生态、休闲旅游等于一体,距学校不足15公里。2018年学校与园区建立长久合作关系,园区成为学校校外“教育教学实践基地”。
结合园区资源,学校开发了两个劳动教育项目。一是由生物、地理、科学等科目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园区,将书本原理进行实践体验,学生在教师和园区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开展义务劳动;二是聘请传统农业生产老农,在园区开辟专门农业生产基地,在其指导下,让学生亲自体验传统农业生产活动,认识各种农具和农作物,了解传统农业的生产过程,学生兴趣高涨。
校内外实践基地活动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喜爱,产生了良好的育人功效,学生的学习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在实践中得到了锻造和升华。
形式多样开设劳动课程:习得技能 涵养品行
课程体系建设是学校办学理念落地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特色的“试金石”。为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学校积极构建常态化劳动课程体系,真正使劳动教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学校引入STEM教育课程,结合地域特色,开发了STEM主题校本课程“山西民居之窑洞”。学校集课程、生活、科技于一体,在校科技馆专门布置窑洞展区,从手工制作窑洞模型到机械加工制作窑洞模型再到3D设计打印窑洞模型,让学生充分体会“科技改变生活 科技创造未来”之理念。学生利用废纸卡片、小木块、小石块、画笔、锯弓、小锉刀等,依据黄土高原窑洞的地域特色,设计制作搭建自己家乡的民居建筑,“爱思考、爱劳动、爱家乡”的课程目标得以有效达成。
每年毕业之际,学校团委都会开展“离校不忘本”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全体师生徒步来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开展义务劳动,学生们了解了红军经历的苦难,更明白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019年以来,学校正式将劳动课纳入校本课程建设,每周一节,设有专门劳动课教师,同时由一名学校领导、一名体育教师、一名生活教师或保安组在劳动教育指导服务组帮助学生投入劳动实践。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主要分认识劳动、认知劳动、认可劳动3个阶段实施,层层递进,逐步深化教育形态,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技能,分担家务劳动,并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到小学毕业时完成全套劳动教育,从而感知劳动乐趣,养成劳动习惯。学校还尝试将劳动教育课与科学课、音乐课、美术课等进行融合,形成多元化的教育形态,让学生们在劳动中学习科学知识,礼赞劳动者,绘制涂鸦墙,由此深化拓展了劳动教育的外延和内涵,增强了学生的收获感和幸福感。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分为“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了解农业生产”“了解当地民俗民情”“参加农业劳动生产实践”“维护美化校园环境”“积极参与各种义务劳动活动”等模块,学生体验劳动的过程,体会劳动的艰辛,收获劳动的喜悦,启迪智慧,习得技能,同时更加热爱学校、热爱家乡,培养了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陶行知先生说:“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我们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非重在劳动而重在教育,旨在使学生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综合素质,将来能够更好地造福他人与社会。通过红色浸润教育扶贫改善教育生态,通过全面育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坚定不移的办学目标,学校的办学实践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广泛认同与赞誉,先后被评为“山西省足球特色学校”“山西省国防教育示范校”“山西省文明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教育部门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校”等。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奠基幸福人生,劳动教育事关立德树人大业。山西兴县一二〇师学校将持续探索构建更加丰富、完善、鲜活的劳动教育体系,将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以更好地践行助力地区脱贫攻坚、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历史使命,让老区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筑梦启航!
(山西兴县一二〇师学校校长 冯冬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