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星培训切勿偏离理性轨道
近日,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不少家长为了实现孩子的“演艺梦想”,不慎陷入童星培训及经纪机构的高价陷阱。他们不仅需要承受不菲的经济损失,负面情绪和精神压力也难以一时消解,尤其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过早的商业渗透和急功近利的虚荣作祟,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随着整体消费水平、教育观念的提升,为实现孩子的“演艺梦想”,一些家长投入了大量个人资源。据某产业研究机构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少儿艺术培训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目前我国2—12岁少儿参加各类艺术培训的人次每年超过1亿。但从实际情况看,各类少儿艺术培训机构并不是什么“梦工厂”,相反,在培训资质、内容、收费等各方面布设了不少陷阱。譬如就家长与其签订的所谓合同来说,表意模糊、权益不清是最常见的套路,甚至有时直接以口头承诺代替书面约定,由此导致的事后扯皮或推诿,简直层出不穷。
我们知道,儿童的天赋中具有多元智能结构,有很多人的确具有演艺潜质,乃至将来有可能成为杰出的演员、艺术家。正规的艺术培训和经纪机构,在某种意义上兼有“星探”的味道,其提供的专业服务,尤其是重要平台,对孩子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无论是家长、孩子还是相关机构,都要保持基本的理性,更准确点说,是尊重基本常识和保持正确评估的能力。培训机构或经纪组织仅凭一场自娱自乐的才艺比拼,就能确保那些“幸运儿”在正规的电视台进行表演,甚至还当主持人、给镜头特写?孩子经过一周的强化包装,就能在台上收放自如、享受真诚的掌声了吗?更不要说那些动辄数万、数十万的培训费用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了。
对于家长来说,区分培训机构是否正规,经营管理是否越界,行业口碑是否树立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如果再细心一点,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还能获知其运营模式。比如,不少电视台有群演需要,会主动联系此类机构,但参演儿童很难成为主要角色,有时连镜头都没有。至于后期剪辑等制作环节,更是培训机构无权干涉的。如果掌握此类信息,家长的很多选择就可能趋于客观全面,而非轻信旁人忽悠。
同时,孩子的成长是需要一定时间和经验作前提的,有时候还可能走些弯路。对此,家长要有清醒认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任何人要想取得些微成功,无不需要付出万分的艰辛和耐力,古人说“板凳需坐十年冷”,正是这个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打包票式的速成班、强化班、特训班,均是无稽之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也常有不了解其所长所短之处,仅有数面之缘的培训方,竟然能一眼看中孩子的所谓“才华”,真叫人匪夷所思。实际上,此“才”乃是“财”,此“华”乃是“花”,恐怕令你花掉钱财,才是真相。
对培训机构或经纪组织来说,短期的经济效益可以让他们发展得很快,但这种竭泽而渔的“薅羊毛”行为,势必会引来家长、舆论和监管方的重重压力,最后得不偿失。何况在网络时代,信息发达、渠道多元,任何想通过垄断渠道、暗箱获利而不是创造价值的行为,都只是自作聪明的短视之举。
无论是家长还是培训机构或经纪组织,都应充分地回归理性轨道。遵从儿童发展的天然属性,恪守行业准则和基本伦理,坚持独立判断,且底线思维不放松。当然,上级管理部门也须加强监督、引导,共同营造良性的行业环境,为更多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