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认知规律培养学习者
一场“45分钟的革命”正在苏州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园里悄然展开。
从高一年级开始,这项体现教学和学习模式巨大变化的变革正从语文、物理、生物等学科向其他学科、其他年级逐步延展。这个被称为“易加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始让课堂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传统的“满堂讲”“满堂练”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引导自学”“探究展学”“评点省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被压缩一半以上,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的学生自学、讨论和提问。课堂教学环环相扣、节奏步步紧跟,课堂呈现出高中年级不多见的热烈讨论甚至争论的火热气氛。
苏大附中校长赵光义介绍说,”易“与传统文化典籍《周易》的辩证、变易相通,也有容易的意思,“加”有“传统+现代”“教师+学生”等多重内涵。如今,“易加生态课堂”正成为苏大附中推进育人模式改革、提升办学质量的动力引擎,引发了从教师教学到学生学习模式、学习效能、学生关系、课堂组织等诸方面的系列连锁反应。
探索高效课堂,让学习真实发生
这是高一年级的一堂物理课,讲解动能定理中的连接体问题。课前两分钟,导学提纲被分发到各个学生的桌子上。及至上课铃声响起,很多学生已经将其浏览了一遍。
上课伊始,便是”导学“环节,张老师带着学生温习了此前学过的三个经典定理,并抛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何应用这些定理以解决新的问题?答案被藏在两道例题中,张老师秘而不宣。
接下来的15分钟,是学生的自行学习时间,用来解题和存疑。紧跟着8分钟的小组探究,用来交流和归纳。当自学结束转入小组学习,原本平静的课堂一下子风起云涌,热烈的讨论声充满每一个角落。张老师巡走其间,听到尽兴处也忍不住加入讨论中“再添几把火”。讨论进入尾声,各小组纷纷上台写下本组的讨论所得,很快就写满了一黑板。张老师逐一点评,两道略有难度的大题,学生不仅给出了正确答案,还提供了好几种思路方法,有的方法虽显笨拙,却不失为一种认识问题的角度。
课堂最后以两道习题做收尾,用以巩固当天所学知识。掌握了方法的学生很快列出了基本算式,张老师不失时机抛出新的问题留给大家反刍与思考,课堂在结尾处被推上了一个小高潮……
虽然张老师在课堂上似乎讲话不多,但备课却是花了大功夫。按照苏大附中“易加生态课堂”的要求,课堂分为“导学”“展学”“省学”三阶段,每个阶段用时分别为20分钟、15分钟、10分钟。每个阶段又分三个步骤,每个步骤用时从一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教师必须有非常强的教学水平,才能把各个阶段的时间拿捏准确而又做到各环节衔接流畅自然。
几位年轻的教师说,虽然自己现在还不能把每个环节的时间把握得那么精准,但对“导入”“讨论”“自学”“评点”这样的教学模式设定非常认同,他们认为,就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
师生共同成长,课堂成为学堂
“易加生态课堂”带给学校师生最直观的感受,首先就是课堂时间宝贵。每堂课目标明确,各个环节节奏鲜明。
走进苏大附中课堂,你会发现每位学生的课桌上都有一张当节课的“导学提纲”,八开的白纸上疏密有序,简明扼要地梳理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并附上了贯穿整堂课的导学流程。一节课下来,教师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围绕一条主线展开,什么时候做什么、这样做达到什么目的,都有清晰的设计。教师们在严格的课堂结构设计要求之下,必须最大限度砍掉口水话以及与课堂无关的废话,甚至是说话的语速都得跟上节奏。
“易加生态课堂”给教师的备课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学校要求教师每节课要有统一的教案、PPT、导学提纲和作业试卷。对备课内容,提出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过程、备自己”的“五备”要求。学科组在对课程内容划分模块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还要求对单节课内容做到个人初备、集体单课研备、个性化复备的“三备”。
“别看我们课堂上讲话时间少了一半,但备课时间增加了一倍还不止。”一位语文教师说。“易加生态课堂”的每堂课背后,凝聚着授课教师、学科组、年级组和班主任老师的辛勤付出和高效协作。在“易加生态课堂”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逻辑进行全新的课堂建构,创设具有吸引力的情境,组织学生探究,引导思维深入。针对学生个别理解差异,通过随堂练习、课后作业精准追踪并解决。教师从传统的“讲师”,变成了学习过程的策划人和组织者。
学生在课堂里的角色和投入状态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在以前的课堂里,我们是知识的接受者,我们的意见得不到重视。而现在我们有机会一起探讨,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一种强烈的氛围把你拉进学习的状态……”苏大附中一位学生这样描述自己对“易加生态课堂”的感受。课堂的“导学”“展学”等阶段对学生有明确要求,学生从一进课堂就被赋予了课堂任务,必须拿起纸笔真正开动脑筋,才能进入后续环节。同时,课堂通过组织学生分组、分层,实现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讨论和思辨成为课堂常态。
在实施推广生态课堂之初,为了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到这项意义重大的教育创新实践中来,学校领导班子从教育理论、学习心理、认知规律等方面组织开展广泛讨论,直至达成共识,同时,组织教师录制样板课、观摩课,完善课堂组织流程和标准,逐步形成了细致严密的生态课堂操作规范。课堂教学改革带来新气象,学生的整体考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这不仅增强了教师的信心,更打消了部分家长当初的疑虑。
“易加生态课堂”是实践与理念双向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通过模式形态的优化和理念提升,更好地使教学实践回归学习的本来,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地方,是学校探索的实践目标和价值旨归。”苏大附中校长赵光义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