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助力防汛抗洪
本报讯(记者 徐光明 通讯员 朱天星)利用探地雷达探测堤坝有无洞穴;用电阻率成像探测堤坝有无渗漏;利用无人机即时监测河势险情。近日,江西防汛进入战时状态,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东华理工大学相关科研团队迅速出动,为群众筑牢“生命防线”。“7月11日,全校成立以青年党员教师为主的防汛巡堤先锋队,200余名志愿者冲上一线,以科技为防汛助力。”学校党委书记柳和生说。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堤坝安全是抗洪抢险中人们极为关注的焦点。我们及时探测到险情,才能防患于未然。”7月12日,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院长邓居智教授和团队成员来到学校防洪责任区瓜洲圩堤上对堤坝进行探测。
“整个过程,如同为堤坝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CT检查,能有效做到‘提前防范、提前预警’,确保堤坝安全,避免‘带病抗洪’。”邓居智说。
团队成员陈辉介绍,给堤坝“做CT”的工具正是学校自主研发的DSDT—1型双分布式三维电阻率成像系统。“电流在地下碰到的不同地质体,将导致测量电场相应发生改变。当我们启动与电缆连接的主机,就可以自动采集堤坝内部电阻率的分布数据。根据结果,我们可以‘透视’坝体结构,快速判断堤坝是否存在空洞、裂缝、土层结合松散、管涌、渗流等隐患。”陈辉说。
据了解,邓居智带领团队研究这项“工程地质灾害精细探测新技术”已有20余年,被广泛运用于煤矿安全隐患检测、地下空洞探测、城市地下空间探测、垃圾填埋场渗漏探测及考古等领域。
东华理工大学这样的科研团队还有很多,学校测绘工程学院使用无人机开展河势险情监测,为制定抢险方案提供便利;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利用动力触探实验,对危险地段坝体进行动态监测……“学校多个科研团队积极响应、主动出击,一支支‘科技尖兵’不怕艰险、迎难而上,为做好防汛抗洪工作贡献科技力量,生动诠释了东华理工人的责任担当。”校长孙占学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