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建学术性研究型高中
后疫情时代是科学与技术竞争的时代,更是科学与技术人才竞争的时代。能否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是决定国家未来10年、20年乃至更长时间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在我国,从高中阶段开始建设一批学术性研究型高中,培养一批敢于并善于在科学领域研究、在技术领域创新的人才,无疑是特别重要的任务。
何为学术性研究型高中
学术性研究型高中,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术为导向,以高素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的高中。大家知道,高中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在一般意义上,它只承担传授知识的任务,创造知识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学术性研究型高中将颠覆这一理念,把培养高中生科学创造与实践能力、为学术性研究型人才奠基作为己任。
学术性研究型高中是聚焦于学术,注重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学校。它应当有以下特征:
价值取向先于学业质量。学术性研究型高中以培养一批能像科学家那样思考、像工程师那样发明、像艺术家那样创造以及像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那样成为各级政府的智库为己任。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培养的“特种兵”。他们能洞察世界发展之潮流,把握社会发展之方向。他们懂科学,更懂科学发展的方向,懂历史,更懂思维之道,懂世界,更懂世界变化之要。马克思、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不懂理论思维,无法在理论思维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就无法承担这一重任。
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并重。“接受性学习”以接受前人创造的知识为目标。先哲们以独特的智慧将一些自然与社会现象凝练为概念,将自然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概括为各门学科的原理,并将它们记录下来、传承下去。人类的文明就是这样发展的。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各门学科,就是他们分门别类研究的结果。书本是祖先智慧的结晶。人不可能事事都亲身实践与体验,基础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传授知识。接受性学习在传承人类文明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但是,社会的发展需要薪火相传,每代人都要作出自己的贡献。不断地创造知识,这就需要科学研究;不断地运用知识,这就需要技术发明。如此,社会才能变得更加美好。高中生正处在最具想象力、最有好奇心的人生阶段,在高中阶段开发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和本能”以及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心智的无穷潜力,无疑是最佳选择。
动手与动脑结合。学术性研究型高中将随时为学生的“奇思妙想”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学生常常会迸发出令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各种“奇思妙想”,且又敢于把这些“奇思妙想”付诸实践。学校始终为他们的“奇思妙想”而自豪,并提供实施舞台,帮学生在动手与动脑结合中,实现自己创造与创意的活动。
学术性研究型高中何以必要
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真正的教育公平不排斥卓越”。在当前,创建一批学术性研究型高中正当其时,也有着特殊重要意义。
第一,时代发展的需要。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在我国受到了重视。STEM是以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s)为重点的教育。STEM教育源于美国,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震动了美国朝野。为弥补这一差距,1958年8月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从立法和经费上大力支持中小学教育改革,要求加强中小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外国语三门课程。由此,被称为“新三艺”的课程在美国中小学受到重视,成为冷战中增强军事竞争能力的重要法宝。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批准该法时强调:“通过这个法律,大大加强了我们的教育制度,使之能满足国家安全所提出的要求。”STEM教育可以看作“新三艺”的扩充版,它通过扩充工程与技术教育,以切实培养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优秀人才。
“星球大战”,即在美国时任总统里根时代推出的“战略防御计划”,是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拟议的一项反弹道导弹军事战略计划,该计划源于里根在1983年3月23日的一次著名演说。由于美国需要建立有效的反导弹系统,维持其核优势。当年次月,《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推出,引起巨大反响,教育又一次被当作复兴国家的基本战略。
如今,我国正处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后疫情时代,世界政治、经济与科技全球版图将发生极大变化,产业掉链、科技脱钩,教育交流受阻,将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为此,加快我国科学与技术人才的培养是时代的需要。
后疫情时代,政治家们担心地缘政治的裂变,经济学家们担心世界经济的衰退。在我们看来,一国有没有、有多少通晓科学技术走向,把握科学技术未来发展,学贯中西、融通各科,能够不忘本来、善于吸收外来、坚持面向未来的人才,他们视野有多宽、水平有多高,这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些人才都需要从高中培养起。
第二,深化我国高中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的需要。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总体质量是不错的,已得到世界各国认可,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创造潜能挖掘,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思想情怀,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与此同时,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
第三,培育一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领头羊的需要。对我们的大多数高中师生来说,研究性学习已经不是陌生概念。1999年,上海市推出第二期课程改革就是以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与探究性课程为特色的。在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推动下,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不少知名高中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活动,也涌现了一批在研究性学习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学校。但由于种种原因,研究性学习在我国普通高中并没有得到普遍开展。
一批学术性研究型高中的兴起,将会有力地推动我国高中教育的改革。
学术性研究型高中的培养目标
学术性研究型高中首先是普通高中,因而,它需要达到国家对高中生的基本要求。同时,学术性研究型高中也有自己特殊的要求。
一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为社会各行各业领军人才培养奠基的学术性研究型高中,应当把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被称作“哈佛预备学校”的美国著名私立高中安多佛学校在其校徽上刻有“不为自己(Non Sibi)”的字样,他们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在英国,伊顿公学则要求每个学生“当自己离开中学时,应有贡献社会的愿望,否则就被视为学校教育的失败者”,责任、荣誉、国家同样是每个人应牢记的核心价值观。我国的高中,在培养目标上更应当有这样的追求。
二是强烈的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则是科学研究持续进行的强大动力。基于对物质世界的统一和谐的坚定哲学信念和竭力探求事物内在本性的顽强欲望,爱因斯坦把他后半生的精力献给了统一场论(Unified Field Theory)。尽管他最后并未在此取得成功,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这位科学巨匠的敬仰。要在未来我国科学研究与技术发明领域取得更大成就,就需要培养一批不问功利、具有强烈的探究未知世界好奇心的学者。
三是自律精神与坚毅的品质。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培养学生自律精神与坚毅的品格就显得格外重要。自律就是严于要求自己,使其有自信站在世界的顶端,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坚毅的品质、不屈的意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两弹一星”的精神是值得国人永远继承的,打造“中国基础教育的特种兵”是时代的呼唤,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也不能让它丢失。
高中生一般在15—18岁,再经过本科、硕士与博士阶段的培养,大约在10年后就会服务于我国科技等各项事业。无疑,他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承担者与主力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依靠力量,理应全力加以培养。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首批终身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