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规划要有愿景能落地
如何在教育的寻常时刻看到一所幼儿园的理念与愿景?这是一名园长在幼儿园管理中永恒的追求。我和团队在近10年的探索中发现,实现愿景与课程的连接,是让教育的寻常时刻有内涵、有温度、有生命力的关键。而建立幼儿园的课程规划是实现这种连接的基础与前提。那么,园长要如何进行幼儿园的课程规划呢?
叩问:规划从哪里出发
每一位园长的内心深处,其实都凝结着对教育理想的追寻。在幼儿园建设趋于稳定,开始追求内涵发展之际,相信园长心中都会萦绕一个问题:我们的课程从哪里出发?在课程规划初期,我们选择了结合园情,建立愿景。
了解园情,是园长在课程规划前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园长要先对幼儿园进行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的分析,再对课程实施的背景和条件进行深思与解读。
我园在建园初期,也经历了课程的迷茫期和追随期,不断借鉴其他园所的课程。但我们很快发现,借鉴的课程很多时候无法与日常保育与教育进行有效衔接,且缺乏对幼儿园文化适宜性的考量。于是,我先带领团队,分析幼儿园园情与环境,发现幼儿园与徐特立公园、松雅湖湿地公园毗邻,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来自长沙师范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的幼儿家长也能为幼儿园开展课程提供技术和专业保障。对幼儿园周边文化与资源的深入调查,唤起了教师的兴趣。基于文化资源适宜性的考虑,我园开始进行自然教育理论视角下的课程建设。
建立愿景,是园长审视园情后需要明确的重要任务。在课程建设初期,园长心中往往会有初步的设想,但这个愿景是可感知却无法道明的。于是,我们一边成立研究小组,一边和教师们摸索实践,让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多方参与、民主决策与群策群力的课程规划氛围。开启了让幼儿回归自然,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倾听幼儿的需求,在自然中感知、体验、探究、表征的课程探索。实践后,又邀请幼儿、教师、家长与了解幼儿园的专家学者进行碰撞。最终确立了“亲近自然、守护童心、文化滋养、润泽童年”的课程理念,并致力于培养亲自然、乐探索、爱生命、尚创造、善生活的幼儿。
在课程规划之初,园长最需要关注的就是课程的适宜性问题。因此,园长要因地制宜,结合园情,结合课程与教学理论,探索实践,明确愿景,准确把握课程方向。
追问:规划在何处落实
许多园长认为,课程规划是宏观的、长线的、方向性的,课程愿景确立了,课程规划的任务就完成了。其实不然,如何让课程规划落地生根才是关键。园长在这个时刻要追问:课程规划要在何处落实?
如果课程规划停留在宏观抽象层面,就不能让幼儿园的管理团队与大部分教师理解与操作。这样的课程规划只能流于形式。所以,幼儿园需要在课程规划的宏观层面中找准具体可操作的载体,即确立匹配的课程实施方案。在明晰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个要素的基础上,逐步确立课程管理机构、相关组织、运行机制、研训机制与流程管理,以此保障课程的有效落实。
比如,我园在建立课程规划,出台整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后,应运而生的课程文本有学期教育教学计划、主题活动设计、周计划、日计划、教学方案等。它们涵盖幼儿园、年级组、班级三个层级,是教师日常教育教学操作的蓝本、依托与抓手。
课程规划、课程实施方案与课程文本三者的共生共长打通了课程现状与课程理想状态之间的鸿沟。以往,教师依托资源包实施的主题活动是领域拼盘式的,而组织生成性的主题活动时,却又毫无规划。于是,预设的主题活动没有幼儿经验建构的痕迹,生成性的“毛毛虫”“仓鼠”“向日葵”等主题活动遍地开花,但草草收尾。
在建立课程规划,出台课程实施方案后,令人欣喜的事情发生了。教师在预设的主题活动下,和孩子们一起发现了壁虎、蚯蚓,观察到了光影。随后,教师收集幼儿的问题,优化主题活动计划,再开展活动。幼儿通过实验,了解壁虎和蚯蚓的习性,为壁虎和蚯蚓搭建家;通过探索,知道了光影形成的原因,了解了影子的颜色与大小变化的秘密……在课程规划与课程文本的联动中,种种倾听式的、留有空间的主题活动设计随之而来,极大地提升了主题活动的质量。
因此,幼儿园课程规划不能仅仅停留在愿景中,园长还要建立课程规划的路径,让规划伴随课程实践,贯穿课程建设始终。
善问:规划要怎样审视
幼儿园的课程需要不断实践、反思、梳理,所以课程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实践后,园长还要善于思考:课程规划应该如何审视?这是幼儿园课程规划的生长点,而我们选择了结合评价,不断优化。
我园主要通过“规划制定—行动实践—观察分析—反思评价—再行动—再改进”来不断优化课程规划,引导课程管理者与课程实施者不断反思实践。
在园内,我们确立了教师研讨机制。每学期,定期引导教师带着问题开展研讨,进行课程审议。在分享案例与研讨后,教师以课程文本的设计、转化、实施与更新的方式呈现与传播解决方案,一边解决问题,一边优化课程实施。而课程领导团队,则依托教研与课程文本,不断反思梳理优化课程实施方案,调整课程规划。优化后的课程文本、课程实施方案与课程规划,又为未来新一轮课程实施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南与参照。
在园外,我们依托课题邀请专家入园指导。在课程规划初步确立阶段,我们邀请专家进行课程实施方案的审议论证。而在课程实施阶段,我们每学期末,都通过现场观摩与案例分享,邀请专家通过课程中的一个个主题故事诊断课程实施。再通过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倒推课程文本、课程实施方案与课程规划中的问题,进而依据实际完善课程规划,形成规划—实施—反思—优化的行动链。
课程规划是幼儿园建立课程愿景,并让愿景连接教育寻常时刻的关键。园长只有带领团队形成了基于园情与愿景的、与课程实施紧密相连的、具备审视与优化机制的课程规划,才能带领教师开启儿童视角的、教师回应式的园本课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