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 奏响育人强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8-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持续深入扎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全员育人协同机制,营造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环境,建构“三全育人”大格局,切实做足育人大文章,奏响育人强音。

    独唱到合唱

    “四方协同”全员育人,让思想引领更有力度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学院的学生不畏艰难、冲锋在前,彰显了青春的力量与担当,把‘小我’融入到祖国建设的洪流当中,在激扬青春、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2020年6月2日,学院复学“思政第一课”开讲。学院党委书记武来成,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坚利,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作为政治辅导员分别到各自的挂点班级,给学生上了一堂抗疫思政课。

    政治辅导员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的一支独特力量,担负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由学院领导和全体中层干部组成,与专兼职辅导员协同育人。学院已连续5年由政治辅导员到新生班级开展育人工作。

    学院建立了“三全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育人的育人体系。作为管理队伍中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既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者,又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有利于提高广大师生对思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整体推进育人工作。

    “同学们,我们终于在教室里相见了,但我们都知道,今天的相聚来之不易,是许多医务人员、众多‘逆行者’的无畏付出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相见……”学院各专业教师在开学第一课中,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说起,和学生聊白衣战士的无私付出,讲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谈生命的可贵。

    复学第一课,各班级辅导员组织学生观看《疫情大考,中国答卷》思政专题片,将大国战“疫”的生动实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

    为了避免思政教师“单兵作战”、思政教育“孤岛化”的窘境,推动形成全员育人格局,学院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形成了政治辅导员、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社区辅导员“四方联动”的协同育人模式,为实现全员育人奠定了制度基础。

    在此基础上,学院挖掘各岗位的育人元素,如党务工作者、专业课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通过选聘其作为兼职或社区辅导员,充实到思政工作队伍中,发挥不同的育人功能,协同育人,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引路人、学生成长成才的护航人和守护人。

    “我报名,我参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院共有224名学生挺身而出,志愿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用担当实干为青春增色,在抗疫战线上书写着青春华章,贡献着青春力量,交出了合格的青春答卷。返校复学后,学生们积极充当志愿者,为全体师生的安全保驾护航。学生们在战“疫”中悄然成长,“全员育人”工作正在开花结果。

    单一音符到完整乐章

    “五维一体”文化全过程育人,让教育教学更有温度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从人才成长规律出发,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特点和需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突出教学重点。

    学院根据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形成了“五维一体”文化育人体系,即在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大学二年级学生中开展“工匠文化”育人、大学三年级学生中开展“校友文化”育人,“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心文化”贯穿教育教学始终。“五维一体”文化育人体系,覆盖了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学习、实践、生活各方面,是学院育人的一大特色,集中体现了全过程育人的要求与特点。

    一年级“红色文化”育人:以理想信念立根铸魂

    一年级,初入大学校园,多元价值背景下的理想信念塑造是重要课题。“红色文化”育人是指传承红色基因,运用“红色文化”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

    学院通过开设“红色课堂”,让“红色文化”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阅读“红色经典”,设立“红色文化”长廊、红色书屋,用“红色文化”引领校园文化;组建“大学生党员红色报告团”等学生“红色文化”学习团体,读一本红色书籍、制一份红色报纸、听一堂红色报告、唱一首红色歌谣等,让红色基因渗入血液,让革命传统精神代代相传。

    二年级“工匠文化”育人:以匠心培育德技兼修人才

    高职院校的二年级是“苦练本领”的好时候,只有德技并修,才能成长为国家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工匠文化”育人是指在理念上增强学生对工匠文化的认同;在实践上形成技能竞赛体系,以赛促教,培养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和卓越的创造精神。

    “在建筑石雕项目比赛中,按照图纸尺寸要求进行雕刻,尺寸误差相差一毫米,结果会是天壤之别,需要学生极度专注,精益求精,这就是工匠精神,也是大国工匠的必备品质。”学院青年教师汪哲表示,在学习、比赛中淬炼出的工匠精神,将使学生受益终身。汪哲2018年被聘为世界技能大赛建筑石雕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技术指导专家”,2020年获得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为构建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旋律的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工匠文化氛围,学院制定了《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工匠精神育人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工匠精神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编写工匠精神教材,打造工匠文化广场,建设工匠文化墙,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让工匠精神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培育工匠精神。通过开展百强企业进校园、千名教师下企业、万名学子就好业的“百千万行动计划”活动,弘扬践行工匠精神。 

    三年级“校友文化”育人:以榜样为引领 激发奋进力量

    高职院校的三年级,是初入社会的预备阶段,拓展视野、明确目标、见贤思齐、自我完善尤为重要。“校友文化”育人是指培育校友文化,运用校友资源构建校友育人生态文化,彰显校友榜样力量。

    学院成立了江西省高职院校首个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校友会,定期举办校友会;通过制作杰出校友文化灯箱、邀请优秀校友回校举办“校友讲堂”、举办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等方式发挥榜样力量和示范作用,实现校友企业与学院、学生发展双赢。

    学院把与校友的互访交流作为一项工作加以落实。近两年来,学院先后走访江西、浙江、广东等省内外优秀校友近200人,多次帮助困难校友,送去母校关爱。校友也多次向学院捐款和捐赠物品,反哺母校,打造现代校友文化育人新模式。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校友们踊跃捐赠的防疫物资为学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重大帮助,也是对在校生的一次感恩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用传统文化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根与精神之源,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担当。

    学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将优质的教学科研资源转化为大学生思政工作资源,面向全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设立国学教研室,编写国学教材,出版了江西省高职院校首本《国学经典阅读与应用》教材;开展溪湖大讲坛、“上课礼、拜师礼、升国旗礼”等活动,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科学认知,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滋养和智力支撑。

    “爱心文化”育人:用爱引领心灵的方向

    实施潜心育人工程,落实“真对学生好、对学生真好”的工作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营造爱心文化的强大育人合力;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立足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社团,确保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让广大师生在付出中体会喜悦、在奉献中获得认同、在成就中感受幸福,领悟“爱心文化”真谛。

    创立校园慈善爱心基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助;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实施帮困“阳光计划”,将资助与感恩、自强自立教育紧密结合;成立校园慈善爱心屋、爱心帮扶小组,举办爱心勤工俭学“双选”会,构建爱心帮教、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爱心资助育人长效机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