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专业体系建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8-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日前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注重分类培养、开放合作,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学科专业在全国和地方的宏观布局,关系到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适应。高校学科专业的设置和建设决定了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水平,对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培养制度,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仍需加快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大力支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学科专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正在凝聚更多共识。近年来,为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关于高等学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致力于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高校学科的审核评估、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持续推进,学科动态调整与学科评估形成有效配合。学科动态调整已逐渐成为每年定期推进的常态化工作。高校学科设置和调整立足学校定位和学科实力,结合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形成符合校本特点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推进学科专业体系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是必然要求。当前,国际上高精尖科技领域的竞争逐渐白热化,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竞争的决定性力量。在这场深刻变革中,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调整需要不断进行系统评估和重新审视。只有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趋势,研究生培养能够不断回应发展趋势和前沿需求,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要。为了更好地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通过交叉融合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进而不断带动学科专业的发展与调整。传统的学科专业体系日益走向专业化、精细化,这有助于高层次人才培养专业化,同时也容易在学科专业间形成泾渭分明的壁垒。有的高校通过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促进交叉研究平台建设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推动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促进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值得肯定的有益探索。

    推进学科专业体系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要在创新与守正之间寻找平衡。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有其内在规律,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主干学科和支撑学科、优势学科和相对弱势的学科,同时还有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之分。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应立足于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来考虑学科专业布局问题。各高校需要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确定主干学科,力争将主干学科建设成优势学科;有选择地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逐渐形成特色和优势,并且与主干学科之间形成良好的支撑关系。有些学科可能相对弱势,却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或支撑学科,就不能轻言淘汰。在日益重视研究生研究能力的背景下,这些基础学科或支撑学科也需要不断提升研究能力,努力走科教融合的发展路径。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专业体系建设、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只有坚持学科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断提升学科专业发展水平,顺应创新发展趋势,走科教融合之路,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