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小布袋 教育大智慧


“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教育质量提升”成为全新的关键词。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改革日新月异,各个学校也是各显其能,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走出了一条条特色发展之路。在众多的特色教育案例中,有着百年发展史的江阴市长泾实验小学的“指慧”工作坊非常亮眼,成为新时代素质教育“五育并举”培养人的一颗璀璨明珠。
非遗传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长泾实验小学位于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沉淀、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的古镇。包括传统技艺、民间美术、民间文学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长泾实验小学“指慧”非遗社团成立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发禄袋”更是成为“指慧”工作坊极具特色的教学成果。“发禄袋的制作工艺”校本课程更是以其教学内容详尽、知识点细化、教学过程严谨的显著优势,为长泾实验小学的素质教育质量提升树立了典范。
“发禄袋”作为传统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有着数百年的经验并传承至今。“指慧”工作坊的师生们承袭古法制作的同时加以创新,将现当代的文化融入其中,让传统手工艺焕发了新风采。“发禄袋”制作创新体现在成品中,比如融入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还体现在运用新技术进行研发改进的过程中。学生在上这门校本课程时,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激发了创作欲望,还开阔了眼界,古今结合的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世界观。
挖掘本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教育不能脱离的是什么呢?本土文化。往大了说,中国的教育是以汉文化为基础的;往小了说,基础教育就要立足本土,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在本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上,长泾实验小学体现出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
“发禄袋”是吴地本土文化的精华之一,江南民间的传统吉祥物,在老百姓喜庆生活中不可或缺,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指慧”非遗社团充分挖掘“发禄袋”背后的民俗文化,将本土民俗融入“发禄袋”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并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进行宣传,还通过参加校外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发禄袋”及其承载的文化被外国人认识和接受,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得更远。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以“发禄袋”为代表的民族传统物件即通过学校教育这个普通又特殊的途径得以传播。
五育并举,根基深才能走得远
“指慧”工作坊让非遗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是传统民间技艺与时代教育创新的邂逅,也是长泾实验小学对新时代素质教育“五育并举育新人”的成功尝试。各种民间技艺在学生指尖幻化的过程中,使其体会到先人爱国爱家爱生活的情怀,此为德育;学生学会了凝聚先人智慧的创作思路和制作技法,智力也在系统的课程引导下得到了开发,此为智育;学生设计与创造的过程,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锻炼,此为体育;学生先要发现美,学会欣赏美,乃至能够创造美,此为美育,同时也切身体会到了劳动之美。
五育并举的效果体现在学生获得的各种奖项和荣誉里。“江苏省优秀少先队文化建设特色项目”“无锡市优秀学生社团”“江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学校”等荣誉,电视台、报纸的多次报道,都让学生体会着自己的小手创造的成功。扎根于土地的教育才能接地气,教育接地气,根基扎得深,“幼苗”们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从义塾起步,有着百年历史的长泾实验小学奉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简单的8个字却又是很难做到的。长泾实验小学却通过“指慧”工作坊,让学生在“学会学习,学会休闲”的特色教育过程中实现了和谐发展。腼腆与自信或许不重要,技艺的高低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小学教育的课堂上,素质教育不再单纯依靠言传,也不仅仅局限于身教,而是通过触手可及的亲手制作,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效果。行动在指尖,智慧在心间。“指慧”的喻义也正在此吧!
(濮亚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