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 学会生存 健康生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8-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20年初,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打破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平静和安宁。疫情对学校教育产生巨大冲击,也让我们产生许多反思,其中之一就是要抓紧补齐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短板。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生命教育是前提,生存教育是关键,生活教育则是目的。

    生命教育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思想,到1976年美国有1500所中小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基本普及。随后,日本、英国及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区开始建立各种学术团体,对生命教育进行研究。我国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这一纲领性文件的贯彻和实施,使得我国学校的生命教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生命教育即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地生存、健康地生活与独立地发展。

    开展生命教育,要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绽放生命。认识生命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人的生命具有多重属性,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是人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疫情是教育的一个契机,一些学校通过媒体宣传、专题讲座、故事讲述等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人类生命的脆弱和坚强。珍爱生命就是要让学生知道,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有一次出生、一次死亡,不论贫富,概莫能外。生命高于一切,生命弥足珍贵,理解这些就会自觉地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尊重生命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他人乃至其他物种的生命。绽放生命就是要让学生懂得,人的生命可以分为生物性生命、精神性生命和价值性生命三种形态,要通过疫情防控相关科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懂得如何去保护生物性生命,升华精神性生命,绽放价值性生命。

    生存教育

    1972年,埃德加·富尔任主席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以下简称《学会生存》)的调研报告,供组织及其会员国在制定教育策略时参考。该报告发表后迅速产生重要影响,两年内相继被译成33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发行,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教育著作之一。自此,生存教育开始受到重视。

    对于生存教育,有专家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生存教育就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系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从而促进个体自由全面健康地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过程。没有高质量的生存,生命就会枯萎,生活就会凋零。

    生存教育的关键词是生存知识、生存经验、生存意识、生存能力、生存态度和生存价值。疫情之下,一个人要想在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中生存下去,需要具备足够的生存知识和经验,特别是要树立生存意识,努力培养生存能力,保持积极的生存态度,努力求生存、求发展、作贡献,最后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面对严重的疫情,要保障自身生命安全,保障家人生命安全,保障日常生活所需,保障教学效率和效益,保障学生身心全面而健康地发展,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教育。对学生而言,居家防护是一种生存,“停课不停学”也是一种生存。学生慢慢适应特殊时期特殊的生存环境和学习方式,并逐步掌握了一些生存的知识和技能。这不仅能帮我们克服眼前生存的困难,还能为未来的生存积累宝贵的经验。

    生活教育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强调教育要同实际生活相联系。他主张“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陶行知的理论告诉我们,生活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生活教育就是来自生活、为了生活的教育。一个学生无论取得多大成就,其当下和未来所要面对的是实际的生活,尤其是社会生活。我们在生活教育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不断地促进自身发展,不断地促进自身的社会化。要让学生知道,只有积极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将来才有能力和机会去改造社会。

    开展生活教育,重在生活能力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疫情之下,一方面需要指导学生提升生活能力,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改进生活方式。我们注意到,疫情之中很多学校的生活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复课以后,学校教育学生要讲究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按照要求测体温、戴口罩、勤洗手、勤锻炼、如实报告接触外来人员情况、校内校外适当保持社交距离、培养三五个好的生活习惯,等等。这些活动和要求能帮助学生提升生活能力,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系天津市人民政府督学、正高级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