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应在“区域行动”上做文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8-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不少人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不满足于教育扶贫“规定动作”,主动扩大帮扶规模和范围的做法并不那么认同,对他们所做的“自选题”也并不大能理解。有人担心,派这么多人出去,而且都是中层干部或骨干教师,削弱了华山中学的师资力量,自己搞不好怎么办?也有人说,一所中学为何胳膊伸那么长,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岂不是得不偿失?还有人说,华山中学一个学校,到处去帮这所学校,帮那所学校,干了那么多不该干的事,到底是图个啥?而对于华山中学那些参与其中的人来说,帮扶背后是责任使命撑起了他们的这份担当。

    作为校长,邱成国无疑看得远,看得准,也看得深,区域教育生态事关区域内每所学校的发展。一枝独秀不是春,也成不了春。只有把区域教育的办学质量做强,大家才有共同的前途。这也是华山中学不遗余力地帮扶区域周边薄弱学校的原因之一。在上级党委的肯定和支持下,华山中学“自作主张”扩大帮扶范围,其实是尽教育人的一份责任。内地省市援疆帮助,本地学校为何不尽全力帮扶自己身边的学校?

    有了这样的深刻认识,华山中学的帮扶就跳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帮扶,不只是当作任务来对待,而是充满使命感地推动这项工作。这也是华山中学为何顶着巨大的压力,派出大批中层干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去帮扶薄弱校的原因。用邱成国的话说,真正的帮扶就是要从“根”上帮扶,发自内心地帮,而不是派几名教师,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这就意味着,要舍得派出优秀人才去做帮扶这件事。

    说起优秀人才,对于西部地区学校来说,无疑是稀缺资源。谁不愿意把优质的资源留在自己学校?谁舍得把优质资源奉送给别的学校?但邱成国不这样想,他舍得派出优秀人才去帮扶,他认为这样才是真正的帮扶,这样的帮扶才能彻底改变薄弱校的面貌,才能真正帮助薄弱校“造血”。

    很多人担心,华山中学把这么多优秀人才派出去,自己的教学质量会下降,中高考成绩会受到影响。然而,事实证明,华山中学的教学质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帮扶薄弱校期间得到不小的提升。邱成国认为,这些人才通过帮扶薄弱学校,其自身得到了历练和成长,视野更加开阔,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当这批人才陆续回到学校后,一支更强大的队伍形成了。采访中,去帮扶过薄弱学校的干部和教师曾不约而同地对记者说,“教育帮扶,自己的收获远远大于付出”。

    记者认为,教育扶贫需要“区域行动”,但如何做好“区域行动”这篇大文章,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华山中学的探索和实践,无疑是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