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奖励惹的祸
我园的幼儿床是三层抽拉式的,每天拉床很耗时。但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拉床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他们也特别喜欢帮忙,于是我把任务交给他们。如有特别难拉的床,我再出马。午饭后,我叫上两个比较强壮的男孩帮忙拉床,他们高高兴兴地去了。其他吃完饭的幼儿看见了,也跑过去帮忙,但人一多,就乱了。最后我规定每次拉床只需要5个人。
一开始,幼儿把床拉好后会走到我面前说:“报告胡老师,任务完成!”我看了一下,微笑着说道:“嗯,不错!”又过了两天,翻抽屉时,我看到两大张“奖励贴纸”。看到这么多贴纸,我想,不如奖励给拉床的幼儿吧。于是,从那天起,每次幼儿拉完床,我都会给每人奖励一张小贴纸,他们高兴地向其他幼儿炫耀。大家拉床的热情更高了。
之后,每次拉完床,他们都会跑过来向我索求奖励。
直到半个月后,我发现“奖励贴纸”快用完了,于是不打算再给他们了。这天,拉完床后,5个幼儿又来到我面前要奖励。我对他们说:“以后拉床不奖励贴纸了。”“为什么?”他们一脸的惊愕和不解。“贴纸快没了,你们也愿意拉床,以后就不发贴纸了。”“啊?”“这样不公平,他们拉床就有,我们就没有。”“那我们今天不是白拉床了吗?”“唉!真倒霉!”……他们七嘴八舌地抱怨起来,然后告诉其他幼儿这条坏消息,说以后拉床没奖励了。其他幼儿听到后,有的生气地说:“以后我不拉床了,你们谁愿意拉谁拉。”余下的幼儿也随声附和……
听到他们的抱怨和失望的叹气声,我有些惊讶和气愤。本来拉床这件事是不需要给奖励的,我给了他们半个月的奖励,现在他们竟然因为没有奖励就不去做了。反思后,我意识到,拉床最开始是幼儿发自内心喜欢做的事,根本不需要奖励,能够拉床对他们已经是很大的荣誉了。持续了半个月的奖励,却将幼儿喜欢做的事,悄无声息地变成了为赢得奖励才做的事。幼儿好的品质和习惯愣是让我的奖励给毁了!
幼儿已经不愿意拉床了,我必须重新唤起他们的热情。于是,我首先对他们进行了一次“训话”:“最近有一件事,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之前大家特别喜欢拉床,没有奖励也争先恐后去拉,这让老师很开心。之后,老师每次都会给你们奖励贴纸。但没想到,没有奖励的时候你们很喜欢拉床,有了奖励之后,你们变成了为奖励才拉床。直到昨天没有奖励了,很多人都说以后不拉床了。你们现在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你们连拉床都要奖励,是不是跟小班小朋友一样了?大班的你们,应该比中班、小班时更厉害,也更有责任感呀。”
班级里鸦雀无声,有的幼儿低着头认真听着,有的抬着头思索着。我又对他们说:“从今天起,拉床是你们应该做的事,是不需要奖励的,而且拉床的人只能有三个,有谁愿意做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有零星几个人举手。我趁机说:“很不错,老师为你们点赞!请你们三位去吧。其他小朋友在这里看着,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幼儿一边看,我一边跟大家解读。
“他们三个每人负责一个区域的床,这叫分工。乐乐拔不出床头的插销,让毛毛来帮忙,这叫求助。毛毛来帮他一起拔,这叫合作。康康小朋友太用力了,一下子把抽屉床拉得偏离了原来的位置,留下一个很大的缝隙,他是推最上层的床来还原,而不是推最下层,这叫机智……你们以为拉床很简单,但又快又好又整齐地拉完所有床却并不简单,这考验着你们解决问题以及合作的能力。”
三人拉完床之后,我与他们一一击掌的同时回应他们:“干得漂亮!”
经过这次“洗礼”后,情况果然发生了变化。第二天,还没等我挑人,就有幼儿主动请缨,希望我能选他们去拉床……大家又恢复了最开始那种主动拉床的热情。他们不求奖励,只是想证明自己已经是大班孩子,有能力有办法把这件事做好。
拉床事件告一段落,我也深刻地意识到,奖励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事半功倍,用不好只能是徒增烦恼。对待奖励,教师一定要拿捏好分寸,不能一刀切。如果幼儿做某件事是出于内部动机,万不可用奖励来干扰他们,简单一句口头表扬即可。如果幼儿做某件事没有形成兴趣和内部动力,可以运用多种奖励策略,促进幼儿慢慢对事情本身感兴趣。当他们一旦变成因喜欢而去做事,要果断停止外在奖励。
(作者单位:河北省直机关第四幼儿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