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为教育而生的”
从文学经哲学史、伦理学再到教育学的知识结构,几乎一辈子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双肩挑”的学术研究和工作经历,注定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外籍院士朱小蔓学术研究的多维视角和特殊关怀,注定了她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工作与研究之路。斯人虽逝,学术之树常青。文啸字歌,笔诵墨吟,以志纪念。
——编者
得到小蔓老师因病离世的噩耗,我非常难过。我对小蔓老师的印象,有三点非常深刻。
第一,小蔓老师热爱教育,有教育情怀,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终身为发展教育事业服务。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在原中央教科所工作,无论是作为一位行政领导还是作为一位学者,她一直把服务教育、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为终身奋斗目标。应当说,她是为教育而生的,为中国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
第二,小蔓老师为人豁达乐观。近些年她虽然身患重病,但始终乐观地与疾病作斗争。担任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初中)总主编以后,她全心全意、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这部教材做了大量工作,使得教材顺利出版。在此期间,她跟我说过做了多少次手术,用了多少种药,但是她永远那么乐观。她主编的这部德育教材,是一笔宝贵财富。她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三,小蔓老师对促进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她早年留学俄罗斯,对中苏、中俄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中苏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曾有过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教育全面向苏联学习。第二次高潮是改革开放以后,引入了苏联的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各种理论流派。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学习苏联的热情渐入低潮,苏联解体后一段时间,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几乎中断。小蔓老师多年来为促进中俄两国教育同行“再续前缘”做了很多工作,推动了两国同行的互相理解、加强了教育交流合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