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专多能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探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8-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学校设置较早、传统优良、底蕴丰厚的文科专业之一。本专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励精图治,已建设成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入围重庆市高校本科一流专业立项建设名单,是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重要成员,是重庆市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具有培训国家级别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资格。该专业培养培训了重庆市70%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

    在深化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全面保障和提高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开启教师教育振兴发展的新征程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确立基于“OBE”教育理念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指导思想:产出导向,能力本位,知识扎实,素质全面。

    选择错位发展,培养一专多能小学语文教师

    不同于一般师范院校,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并没有选择为中学培养师资或其他多元的人才培养,而是结合学校“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总体定位以及培养“服务0—12岁儿童成长发展”的办学特色定位,确立了错位发展的培养目标: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小学语文教师”,从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全面改革,走出一条富有专业特色与优势的创新之路。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实施CEA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重课程思政、潜心国学修养、语文教育薪火相传”的专业特色。

    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需要建立一个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分类、分方向、分层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OBE”教育理念的重点是学生能做什么,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学校根据“OBE”教育理念,以预期成果为导向进行反向设计。通过这个设计,把行业、职业岗位需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与个性差异放在首位,并以此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组织实施教学。

    一是合理构建培养专业核心能力“能说会写善教”课程体系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的培养目标,确立了人才培养的专业核心能力为“能说会写善教”。以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置课程群和课程模块。设置语言类、写作类、教师教育类课程群,培育国学修养的特色课程模块。每个课程群都由“必修课+选修课+工作室”课程组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同步开展。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以语言类课程群为例,语言类课程群的培养目标是: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理论、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师从事口语交际能力课程的教学能力。这个目标改变了传统的注重理论传授、忽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忽略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能力的培养。首创的应用性语言课程体系具有3个“转向”:由5门课增至9门课,增加总学时数128学时;以学科理论与知识为主转向学科理论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并重;以单纯的语言应用能力为主转变为兼备语言应用能力与适应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的教学能力。

    同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设国学特色课程模块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组建包括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古代诗歌与朗诵、诗词格律与吟诵教学等课程群,开办了国学吟诵工作室、古琴教学工作室、汉服社等社团。与基地校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围绕古诗吟诵融入当代青少年诗歌教学进行广泛深入实践。

    二是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双创”内容与专业课内容有机融合

    根据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设置相应的课程。第一是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中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个性发展模块选修课中设计8学分的创新创业课程;第二是工作室课程,主要承担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任务;第三是素质拓展B学分设置2学分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注重课堂内外结合,校企合作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双创”课程内容与专业课内容有机融合。

    在当前教育改革语境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应该吸收教育学、传播学、自然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内容,构建真正的创新创业课程,实现教学内容专业化。如:微课设计与制作、教学内容VR开发等开设融媒体素养的创新课程。依托中央资金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支持的基于沉浸式媒体的师范生教育资源开发实验平台,利用沉浸式媒体技术,将VR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结合,开发了“教学内容VR开发”“数字视频编辑”等课程,培养学生具有融媒体创作和再创造能力,并广泛应用于各文化教育传媒领域。

    三是开创以学生核心能力为主导的“CEA”学习模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确定核心能力是“能说会写善教”,探索出CEA学习模式,即“集中课堂学习”“网络学习”和“行动学习”。这一模式实现了3个转变:以“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的能力需求”为主导、以“教材”为依据转变为以“职业岗位真实形态”为依据、以相对静态课堂转变为动态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培养。以“双工作室”为平台,凸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特别在“行动学习”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形成了以“双工作室”为平台,凸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特色。“双工作室”制即校内校外两类工作室协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作室是专业与行业联合打造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端教研团队和创新性实践教学平台。汉语言文学专业建立9个原创工作室,由教师带领进行各类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学生个人发展需求和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类、分方向、分层次的培养。

    改革学生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课堂革命是一场教学评价的革命。要改革学业评价方式,引导教学双方注重知识建构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潜力和创造活力;要不断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关注和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施全程化多元制学业评价。注重学习自主性、过程性、发展性评价,探索课程资源更新、增加助教、创新思维等基于个体禀赋差异的个性化、可选择的申请制赋分评价方式,并纳入平时成绩。增加学业挑战度,以多样化形式探索单元考核制或中期考核制,降低期末考试比重。探索学科专业竞赛成绩纳入课程学习评价的转换认定机制。

    积极推行教考分离。制定教考分离实施办法,每学期将随机抽取一定比例课程实施教考分离。抽中课程由学校组织专家,严格按照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进行命题阅卷。要加强对教考分离的课程进行对比分析,将分析结果纳入优质课程建设进行应用。

    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突出考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降低简单记忆型题目的分值占比,注重考试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创新创意能力的检测。制定非标准答案考试实施办法,在每学期开出课程中确定一定比例课程实施非标准答案命题考试。今年春季学期网上90%的课程实施非标准答案命题考试

    完善实践课程评价方式。设计学生讨论、演讲、诵读、背诵、默写、作品展示、实践报告、读书笔记、竞赛等实践环节。制定、完善实践课程考核评价标准,注重对学生实践课程过程参与度、团队贡献度、技术标准度和实践结果质量等的考核评价,探索构建多主体、多维度的实践课程考试方式。

    坚持协同育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校企合作双方具有丰富的虚拟教学资源和视听媒体生产系统的研发与系统集成能力。长期以来学院一直坚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教学理念,与重庆市人民小学、重庆市天台岗小学、重庆市南坪珊瑚小学、重庆市南岸区江南小学等10余所中小学合作,建立校外教育实践基地。与重庆市内外视听媒体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与业内视听媒体领军企业索贝数码深度合作,与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在人才培养和学生实践方面有着深远合作,培养师范生并服务于小学教师教育资源开发能力。依托央地共建项目,该平台以培养师范生和重庆市小学教师教育资源开发能力为目标搭建完善的教学实验平台架构,实现5个模块平台一体化有机集成,分别是沉浸式媒体师范生教育资源开发信息采集平台、沉浸式媒体师范生教育资源课程开发平台、儿童读物及周边产品研发平台、沉浸式媒体师范生教育资源辅助教具研发生产平台、沉浸式媒体师范生教育资源融媒体发布平台等。

    通过多年的实践,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培养的师范生成为具有专业核心能力、兼有特长的“一专多能”高素质小学语文教师,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近3届应届毕业生共有210人,有196人考取教师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书通过率为93.77%,接近70%在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本专业在新文科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才刚开始,努力构建符合社会需要、学校发展和学生学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是切入点,结果应用是落脚点,运行机制是重点,要秉承“持续改进”质量关,建立周期性“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形成质量文化,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道路。

    (张承凤 高永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