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合回归中创生传统文化教育新格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9-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浸润视觉中国 供图

    教育之道 

    立足高等教育特点,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以人文素质培养为根本基调的通识教育、以传承传统文化精神为着力追求的专业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为主线的思政教育、以提升传统文化意趣和践行能力为旨归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三全”育人合力,生成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大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艺术体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强调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立足高等教育特点,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以人文素质培养为根本基调的通识教育、以传承传统文化精神为着力追求的专业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为主线的思政教育、以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意趣和践行能力为旨归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三全”育人合力,生成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格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

    在“和而不同”中深化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

    澄清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和使命,深刻认识其与通识教育本土化发展、大学文化自觉之间的内在关联,促进二者深度融合,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目的的共通性,是二者融合的基础。

    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不仅要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还要培育人文素养深厚、道德崇高的健全人格,塑造睿智的灵魂。科学技术至上导致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失衡,导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于强调专业技能学习,弱化了人文精神养成。通识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价值观教育,旨在实现大学教育“人的培养”与专业知识技能传授的协调发展,西方教育界将之作为抗衡高等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利器。

    不管是培养“完整的人”还是“人的精神”塑造,都必将涉及价值判断,这与民族传统文化有密切关联。通过传承文化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精神塑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共通之处。

    通识教育发展面临的本土化问题,加速了二者融合的进程。

    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唤醒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大学教育如何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直面这些新问题,实现通识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能够助力通识教育自觉接续古老而健全的中国传统,彰显中国姿态,饱含中国精神,守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性。

    通识教育诞生于西方但是并非西方独有。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根本精神与通识教育的人文关怀高度契合。中国通识教育理念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儒学思想。儒家人才培养以“六经”为核心典籍,以“六艺”为实践内容,已具有通识教育的特性。儒家培养人才的标准为“君子不器”,要求教育对象不囿于某项特定技能,“博雅”与“通才”兼具方为君子。通识教育只有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生境进行理性反思,才能避免“水土不服”,更好地实现本土化发展。

    二者融合后,本土坐标和国际视野叠加,能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

    从内容来看,西方各国通识教育在立足本土文明的同时从未忽略东方文明。通识科目中既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卢梭、歌德等人的著作,也有《论语》《孟子》《道德经》《古兰经》等东方经典,还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作品,《共产党宣言》几乎是各名校普遍选择的经典著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后,本土坐标和国际视野叠加形成的多元文化语境,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辨、质疑与选择的能力,生成对民族传统文化更深层理解和更真诚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在“兼收并蓄”中激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形成完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群,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立足本土吸收、借鉴一切人类文明成果推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激活文化自信。

    “四新”建设的全面推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提供了机遇。

    大学生既要有用科学技术改变世界的远大理想,也要有超然的人文素养和情怀。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只用专业知识培养人是远远不够的,仅接受专业教育的受教育者可能成为有用的机器,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让大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科学知识兼具逻辑和文化属性,如果片面强调科学逻辑价值、遮蔽人本精神,一味沉迷于向外探求自然界的规律性,易造成知识结构的缺陷和精神世界的失衡。

    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我国高等教育正进行深刻变革。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近期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以下简称“‘四新’建设”)。“四新”建设具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不仅各学科内部交叉融通,中国特色的新文理教育与多学科交叉的工程教育之间也要相互融合;其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要有中国特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仅有助于全面推进“四新”建设,也有助于夯实大学生的人文意识和哲学思想根基,链接大学生的自然科学时空与人文想象空间,激发大学生反思专业学习背后的精神动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和精神的渗透性,为二者融合提供了保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渗透性可使高校形成全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格局,营造全体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人合一、崇尚和合”的和谐精神,“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实践精神,“重义轻利、童叟无欺”的诚信精神,“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勤勉精神等,大学生受其熏陶和激励,能够潜移默化地形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励精图治、推陈出新的专业精神。

    立足本土全方位汲取专业发展资源,激活大学生深层的文化自信。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肩负着筑牢大学生民族文化根基、强化文化自信的使命。但中国现代大学各专业发展源于西学引进,各学科的根基和范式深受西方影响,形成了话语和理论体系的西方依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潜在地削弱了文化自信。

    大学生应持辩证、理性的认识态度,既不能全盘照搬外国经验,也不能妄自菲薄、数典忘祖。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兼收并蓄”中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各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正如毛泽东所言,要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

    大学生还要认识到,具有独特民族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影响世界的普遍意义。当我们还在模仿、追赶西方理论、思想的时候,一些西方学者如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荣格、马斯洛等,已经从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获得了灵感,创造了杰出的理论。中国各科学领域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围绕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生成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理念的主张和方案,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

在“和谐共生”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既具有历史必然性,也具有跨时代意义。二者的融合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赋予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层面的内涵。此过程不仅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民族性,也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共生性,是二者融合的逻辑前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是新时代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共生关系,成为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逻辑前提。

    列宁说,发展无产阶级文化“不是臆造新的”文化,而是秉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发扬现有文化的优秀典范、传统和成果”。斯大林说,全人类的无产阶级文化以民族文化为前提并且滋养民族文化,反过来各民族文化则充实、丰富无产阶级文化。这就肯定了民族文化与无产阶级文化之间的共生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谐共生的过程,也是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