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工业文化体系 培养德技双馨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9-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工业文化建设,紧密围绕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深入挖掘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行业企业及区域资源优势,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凝练了“文化”引领、“三匠”育人的核心理念,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系统构建起以“文化引领、理念载体、制度保障、环境浸润”为载体的特色工业文化育人体系,不断培育德技双馨技能型优秀人才。工业文化建设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机械行业和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成果示范奖。学校先后获评全国魅力校园、中国特色办学职业技术学校、重庆市文明校园、改革开放40周年重庆校园文化建设百强学校、重庆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等。

    文化引领,厚植学生“工匠精神”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工成于思,业精于勤”的校训,坚持“以行业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目标”的办学理念,以为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为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化引领,强化文化育人,服务文化强国的战略,凸显学校装备制造业办学特色,着力聚焦和打造富有特色的工业文化,将工业文化的创新、效率、质量、合作等核心文化理念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中。同时,大力推行文化育人理念融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工业文化融入到现代学徒制、订单式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打造具有“高职特征、产业特点、学校特色”的新型文化育人模式,并以“双高计划”为契机,努力培育青年学生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工匠精神”。

    创新理念,构建“三匠”核心内涵

    以“三匠”育人为载体,将新时代“工匠精神”具体化、内涵化和目标化。“三匠”育人是指通过铸匠心、砺匠艺、立匠德共同涵养“工匠精神”,发挥一体化育人模式。铸匠心即内心笃定、守正创新,砺匠艺即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立匠德即崇尚劳动、爱岗奉献。培育“三匠”育人理念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持续性工程,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行业的紧密合作、整体持续推进才能实现培育目标。铸牢匠心,一是始终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理念,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教书育人全过程。二是始终坚持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以企业为课堂,练就学生技能水平;以社会为学校,涵养学生素质文化。夯实匠艺,一是构建富有工业文化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开展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建订单式培养;打造特色专业文化,融合八大特色专业体系;实施特色人才培养标准,按照行业企业标准培养人才。二是构建富有工业文化特色的职业素质课程体系,以专业文化素养和职业文化素养为核心,通过四模块、五递进的职业素质课程,将职业价值观、服务质量、责任安全、节能环保和行业法规深入到课程中。三是构建富有工业文化特色的创新创业与技能竞赛平台,打造链条式全过程竞赛体系,实现师生作品到产品到商品一站式转化。厚植匠德,一是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改革,将思政教育融于理论教学、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三环节”,课堂教学思政教育“三分钟”,课程考试思政内容“三分值”。二是传承区域红色文化优良传统,以重庆红色文化为载体,开展以红岩精神、抗战精神、三线精神、三峡移民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坚守信仰、爱党爱国、坚贞不渝、保家卫国。将“铸匠心”“立匠德”“砺匠艺”内涵一体化融于校风、师风、教风、学风建设,激发了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了师生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制度保障,提升现代治理水平

    通过将工业制度文化建设与学校现代大学制度文化相结合,强化制度规范,优化各项政策,确保工业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以学校章程为统领,出台《职业素质教育分年级育人纲要》《系统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生态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修订和完善200余项规章制度,为校园文化硬件设施、内涵建设等整个过程进行更为规范化、高效化的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积极引入企业管理方式,找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定位,邀请业内专家共同研究和构建一套有利于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通过内化工业管理体制、政策法规规范、行业和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等,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举止行为,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在日积月累中塑造“工匠精神”。充分发挥政府工业管理部门和行业企业两大重要载体的积极作用,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加强对工业制度文化的建设力度,为工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无缝对接提供制度保障。着眼于学校实际,在专业建设中实现对工业文化的深化提升,加强特色专业群建设,规范教育教学环节,在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执行8S管理,让学生提前了解并适应企业的管理方式。借助各类财政政策,划拨引进专项资金支持工业文化发展,进一步提高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在各类保障中,实现对工业文化建设的大力相助以及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为建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工业文化提供了经费保障。

    浸润环境,打造工业文化大观园

    打造工业文化一园。学校将 “工业文化”的文化内涵转化为文化符号融入到校园环境之中,提炼机械制造、模具、汽车、机电等特色专业的共性,将学校自然景观与工业元素深度结合,塑造出工业特色突出的校园文化氛围。实施国家级别文明校园打造工程,持续推进重庆市文明校园建设,对学校建筑群落和景观的工业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加强校内标志性景观、雕塑景观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业文化大观园、工业文化长廊、工业文化雕塑等系列标志性文化景观建设,完善校区内园林道路的路牌和建筑物标识的整体策划,实现校园山水园林道路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和谐统一。

    打造工业文化N院。整体打造二级学院的“专业文化”氛围,进行工业文化、职业文化氛围营造,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宣传与成果展示。宣传展示优秀学子典型事迹,定期更换,宣传正能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工匠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真正做到观赏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打造专业性强、有特色、有艺术性的景观式实训实习基地。

    打造工业文化廊文化、室文化。打造“工匠精神”文化长廊艺术,以工业文化发展时间为轴,串联工业文明大事件和主要人物,全方位打造工业文明发展的沉浸式空间,使之成为学校工业文明发展的露天博物馆和学生素质教育基地。打造涵盖教室、实训室、教研室、办公室、会议室的室文化,将工业文化理念融教育、教学、管理为一体,构建师生满意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袁 希 钟艳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