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 披荆斩棘勇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义务为武汉方舱医院患者广播、给患者和医护送餐、帮助运送分发物资、到高速路口测体温;疫情后,参加武汉市青山区青年教师志愿队,前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进行支教援助……“90后”志愿者华雨辰,是小学音乐教师,却主动选择成为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在疫情正严峻的时期,武汉青山区方舱医院,每天早晨8点多钟,广播就会准时响起:“亲爱的患者朋友们,下面为大家带来美文欣赏……”
武汉钢花小学的音乐教师华雨辰是这里的志愿“播音员”。
方舱医院里没有专门的播音间。为防止感染,播音的小台子搭在与病房一墙之隔的过道里,桌子几十公分高,摆上电脑、架上话筒,人往小塑料凳上一坐,声音就会传到墙的另一面,方舱内的新一天开始了。
“早中晚各1个小时的广播播放,每小时内有10—15分钟为播音员口播,其他时间为音乐播放。”华雨辰告诉记者,虽然播放时间不长,但背后的信息筛选工作却是海量的。
华雨辰告诉记者,2月份来这里报到时,防护服等装备还没到位,全身装备只有一个口罩。她的志愿者小伙伴们听说以后,连夜帮忙找来了两套防护服,第二天一早就送到了她的手中。她介绍,志愿者们大都身兼数职,司机、搬运工、检测员……哪里需要哪里上。
时间倒回1月23日,华雨辰得知青山区团委在招募志愿者,立即报了名。1月25日,看到医护人员用车情况明显好转,华雨辰又申请加入了疫情防控志愿队,成为二七桥上检测值守的一员,配合交警检测来往车辆人员的体温。因为要人人过关,车辆过检缓慢。大多数司机很配合,小部分有些着急的,华雨辰也能理解,她微笑着道一声“体温正常”,急躁的司机也会点头致谢,还有人甚至会支援他们一些口罩和酒精喷雾,嘱咐他们多保重。最长的一次值班,华雨辰在桥上站了8个小时。
在“保卫大武汉”的战斗中,华雨辰当志愿者80余天,她说:“我不觉得当志愿者很辛苦,因为干着充满力量的事就不觉得累,还有什么比为自己最爱的家乡作贡献更有力量呢?作为90后,我们不煽情,我们直接上,我们能吃苦,我们够坚定。”(本报记者 程墨 通讯员 李维波)
陈丽:为自由呼吸而战
“在战疫一线,我们上岗前练习防护服穿脱,练到凌晨2点。因为面对未知的敌人,我和你们一样也是‘新手’,多的只是专业实践经验的积累。”近日,在指导十多名规培生实操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丽跟他们分享战疫故事。
自2002年从暨大毕业后,陈丽18年来始终坚守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一线,担当好“医者”“师者”两份职责,“作为教师党员,我希望能用实际行动给学生树立榜样”。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除夕夜,陈丽刚值完夜班,得知暨大一附院组建医疗队支援湖北的消息后,她立即递交了“请战书”。陈丽是经历过“非典”特殊时期的呼吸专科医生,也是有20年党龄的老党员,“这是需要我们党员挺身而出、走在前面的关键时刻”。
陈丽和队友带着前线急需的防疫物资,随广东省第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出征武汉。大年初一凌晨1点45分,飞机降落在武汉,“当时整个城市笼罩在阴暗中”。稍作休整,陈丽便投入战斗。
“有病人呼吸骤停,急需抢救。”听到护士的呼叫后,陈丽立即冲上去给病人做心肺复苏,“那是一位双肺已经发白的危重型病人,当时没有想到害怕,就想着缓解病人痛苦”。
武汉汉口医院呼吸六病区是陈丽所在医疗队的战场,该病区近80名患者中,70%以上都属于危重症,且多有基础疾病。医疗物资紧张、工作强度大等困难接踵而至,陈丽铆足了劲儿,勤奋钻研、攻坚克难,积极探索新疗法,努力救治每一位病患。
问病史、查体、制定诊疗方案、抢救……在武汉抗疫的59天里,作为医疗小组的组长,陈丽带头协同作战,经常抢先收治危重病人。自己负责的病人病情稳定时,陈丽就赶忙帮其他组员救治病人。看到护士忙不过来,她还主动替病人换氧气,七八十斤的氧气瓶说搬就搬。
在繁重紧张的救治工作之余,陈丽利用休息时间总结新冠肺炎临床诊治经验,并把教书育人的课堂从广州移到了战疫的最前线。她不但继续承担本科生临床带教、规培生培养等教学工作,还在线上指导学生们制定实验计划、方案。
“关系到学生的事情都是大事,我不能有任何一点马虎。”陈丽说。
(本报记者 刘盾 通讯员 苏运生 刘丽芳 张紫欣)
赵新芳:一袭白衣当戎装
“到了武汉,已接近清晨,做完准备工作,我和队员们随即投入到紧张的战前培训中。”说起今年2月赴武汉抗击新冠疫情的情景,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二科副主任赵新芳,仍然记得每一个细节。
“我工作的地方是武汉东西湖(武汉客厅)方舱医院。2月9日晚是我所在的小组第一次进舱。”赵新芳说,“我在门口接诊病人、分诊,外面诊疗室的温度接近室外温度,披着羽绒服、旁边放着电暖器都觉得冷。但我们没有退缩,认真完成着每项工作任务。”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巡查问诊,研究调整诊疗方案;带着患者做八段锦,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一个多月时间里,赵新芳日夜奋战,用心用情守护生命、守护患者健康。
舱内的诊疗工作,烦琐而复杂,每次值班都要严格防护,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手套、眼罩和口罩把赵新芳包裹得只能看见两只眼睛,都是凭借身上写的名字去辨别队友。严密的防护,让她汗流浃背,呼吸短促。哈气让护目镜起一层雾气和水珠,艰难地通过护目镜去处理医嘱,完成病历书写,一个班6小时下来,头晕眼花,但赵新芳没有叫苦叫累。“看着病人病毒核酸转阴的越来越多,我心里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赵新芳说。
武汉东西湖(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2月16日,医院成立了中医诊疗专家小组,有着20多年临床经验的中医专家赵新芳被任命为该小组副组长。小组确定国家中医药救治组专家推荐的“新冠肺炎二号方”为救治患者的中药协定方,制定以“新冠肺炎二号方”汤剂为主、中成药为辅的中医药救治方案,并迅速实施。
“那时每天舱内中药汤剂使用量在1000剂,中药颗粒剂在400余剂。”赵新芳说。
虽然完成战疫使命回来了,但是心里始终还惦念着武汉。赵新芳说,“支援武汉,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认认真真工作,努力解除患者的病痛是我的目标。身在武汉,及时转变角色,转变工作方式,更好地服务病人,让更多的病人早日康复,是我们现在的使命。完成使命离开抗疫一线,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抗疫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赵新芳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不久前,赵新芳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本报记者 蒋夫尔)
查琼芳:勇敢逆行战疫情
“武汉这座城市生病了,作为共饮长江水的上海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们。”
1月24日,除夕夜。年夜饭吃到一半,接到了当晚出发去武汉的通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查琼芳放下碗筷、收好行囊,带上亲人、朋友和同事的嘱托,随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一起奔赴武汉。
4个月前,查琼芳还曾到武汉参加全国呼吸年会,这一次却成了勇敢逆行。这支逆行的队伍最早从上海出发、最少思想准备,也面临着最艰巨的任务。作为这支队伍里交医系统唯一的女医生,查琼芳用语音发回了第一天的工作汇报,记录着周围发生的一切。
最初,查琼芳写日记主要是“为了让后方放心”,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进舱就失联,脱下防护服,无论多累她都坚持把当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发回后方,让大家放心。渐渐地,写日记成了思考和减压的一种方式。在与病毒的奋战中,查琼芳总是被身边的一股股力量激励着,她用朴实的语言把这些都记录了下来。
除了逆行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平凡的感动走进了查琼芳的日记。社会爱心人士源源不断地运送物资和美食,酒店服务人员默默无闻地送上贴心服务,冰天雪地中司机师傅睡在车上等候接送凌晨4点下班的医护人员,康复后主动帮医护人员干活的病人温暖了整个病区,不远处的方舱医院迅速建了起来……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一道光,照亮了通往胜利的路。
从1月25日凌晨抵达武汉天河机场,到3月31日结束在金银潭医院重症病房的工作返沪,这难忘的68天里,查琼芳写下了67篇日记,坚持用正能量记录着那段特殊的日子。查琼芳说:“我在这里见证了中国速度,也见证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决心。”
终于迎来了疫情好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决定将这67篇日记结集出版。从不给任何书写序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教授欣然为《查医生援鄂日记》作序,并在课程讲座中以医者情怀为这本书“带货”:“这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抗疫史料,也是一部难得的医学人文教育的读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