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段特点 强化育人功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9-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焦以璇)“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把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重视劳动的教育功能。要让劳动充满乐趣,使学生喜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在日前由中国教育学会等单位主办的《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的发言引发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围绕着意见在落地过程中面临的难点问题,与会专家展开了研讨。

    “劳动教育要依据年龄段、学校所处区域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原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郑增仪认为,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要赋予地方更多探索空间,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

    顾明远表示,开展劳动教育要循序渐进,小学低年级可以从事生活劳动,小学高年级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劳动。中学的劳动教育要以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劳动为主,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的价值,懂得关心社会、关心他人。

    “如果说小学、初中阶段的劳动教育以感性、体验式为主,那么高中阶段的劳动教育必须要有知识含量、具备挑战性,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育人功能的问题。”山西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张卓玉进一步解释道,当高中生从事了某项带有服务性质的劳动后,应该引导学生与生产劳动作比较,体会两者对劳动者素养需求的不同,并引导他们思考提高服务质量的技术因素、组织因素、文化因素等。

    开展劳动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高书国坦言,目前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尚存在人数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必须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劳动素养和劳动技能,从而正确处理知识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关系。

    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林炎志认为,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成为劳动教育的师资,增强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