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牵大手 搬出山沟沟
看精彩视频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
褐墙灰瓦,花窗雕栏,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近郊,一片具有彝族特色的精美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这里是晴隆县三宝彝族乡乡亲们的新家园。
三宝彝族乡,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整乡搬迁的彝族乡镇。故土难离,这个千百年来沉淀在中国百姓心中的情结,是易地扶贫搬迁遇到的最大难题,更不用说是几千人的整体搬迁。
怎么搬?先把孩子搬出大山!“小手牵大手”,是晴隆人津津乐道的一个高频词,它讲的正是通过教育的黏性,来带动整乡搬迁。
2017年至2019年,晴隆三中承担了接收三宝乡学生的重任。同一时间,规划为安置移民搬迁学生的晴隆县东观教育园区,紧锣密鼓地建设。2019年,随着园区内的晴隆县第六中学、晴隆县第六小学、晴隆县第四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三宝乡同步实现整体搬迁。
上学路从一小时缩至十分钟
“三宝乡什么样?”记者好奇。
“就像到了路的尽头。”晴隆县第六小学校长田超,是原三宝学校校长,“三宝乡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高,一到冬天就雾蒙蒙的。海拔高,乡亲们种的玉米都收不回成本。”
最让田超心疼的,还是孩子们上学的路太远了。在晴隆六中读初三的张楠说,在老家,天刚亮就起床,几个同学结伴一起,走一个多小时山路才能到学校。“最远的孩子一天来回要走三小时,非常疲惫。”田超说。
2017年,县里决定先将三宝乡学生搬进县城。那年,田超的女儿刚出生,还没来得及看上几眼,他就带领老师挨家挨户做动员。
地面凹凸不平,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第一次去杨梅同学家时,田超愣住了。当他谈到学校要搬迁,沉默许久的杨爸爸开口说话,“孩子到县城读书,我从没想过”,说着流下了眼泪——家里连去县城的路费都没有,他不想让孩子辍学。
了解到情况,县里为每一个学生解决了衣食住行问题,在学校吃住全免费,大到行李,小到牙刷都为学生准备齐全。
有家长还是有顾虑。县教育局领导带队,带着学生、家长代表去寄宿制学校参观,田超也向乡亲们承诺:“有什么问题我负全部责任。”
第一年,198名初中生、223名小学生搬出了大山。
晴隆六小六年级学生杨婧施是第一批受益者。下午放学,杨婧施从学校出发,十几分钟就走到家了。而3年前,杨婧施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上学路上要花一个小时。
如今,晴隆六中、晴隆六小分别有1331名、1848名学生,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搬迁子女。搬出大山,举着火把、手电筒走山路上学的日子彻底成为历史。
新学校,新生活
2017年3月20日,看着24辆满载学生、家长的中巴车浩浩荡荡驶进晴隆三中,当时还是三中校长的周远平心绪难平。
后来,周远平从晴隆三中调任至晴隆六中当校长,参与学校创建。学校创建初期,没有办公室,周远平和同事习惯了席地而坐,搬来一块石头当凳子,就在工地上讨论学校的未来规划。
两年里,周远平见证了新学校从一片田地里拔地而起。2019年秋季学期,总投资4.04亿元的东观教育园区全面投入使用。
步入晴隆六中,崭新的教学楼、功能楼、宿舍楼、食堂映入眼帘,校园环境整洁大气。周远平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作为易地扶贫搬迁配套学校,社会关注度高,我们的目标是以质量求生存,要成为全县甚至是全州的标杆校”。
这几年学生成绩快速进步,给了周远平十足的信心。孩子们刚搬来后的第一次中考,在全县24个学校中排名倒数第二,周远平被叫去在全县校长和教育局领导面前做表态发言。而今年,学校排到了全县第11名。
在晴隆四幼,园长唐丹丹介绍,这里不少孩子都是头一次上幼儿园。为了让孩子们感到不那么陌生,在环创上,老师们特别布置了一些彝族、苗族特色的绘画、扎染等。“家长们反映,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了,也更爱说话了。”
与东观教育园区一街之隔,便是三宝乡搬迁群众的新家。阿妹戚托,是彝族的一种传统出嫁舞,群众的新家“阿妹戚托小镇”由此命名。
城镇居民享受的政策待遇,老乡们一样也不少;三宝产业园距离小镇只有几百米,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小镇成立了新市民服务中心,提供就业指导、医疗保障等一站式服务……
搬进新小镇,成为新市民,有了新生活,从山沟沟里搬出来的三宝乡乡亲们日子有了新盼头。
搬出大山,改变命运
在杨婧施家里,记者看到这样一张照片:迁出地和新市民居住区的对比图。左边是灰色的一层砖房,右边是褐墙灰瓦的两层小楼。
杨婧施的爸爸杨松华曾到浙江打工,作为乡里思想开放的年轻人,2017年杨松华带头搬迁,成为小镇的第一批住户。
杨松华最看重的还是小镇的教育。“我自己就是个例子。”杨松华只读到初中,小时候放学回家后,他要上山拔草、放牛,父母也秉持不读书就出去打工的思想。他不想让孩子走他的老路。“走出大山,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接受好的教育,才能真正改变下一代的命运。”
在小镇,杨松华担任了新塘社区治保主任,他跟乡亲们一起,在三宝乡腾出来的土地上种植天麻,发展何首乌产业。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脱离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让家乡脱离贫困。”晴隆六小挂着这样一则条幅。学校正在打造乡愁走廊,介绍三宝乡、阿妹戚托,田超想告诉孩子们,搬出了大山,也要不忘祖祖辈辈在大山里的生活。
在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涉及188万人,这个数字是冰岛人口的5倍多。这项巨大的人口迁徙工程历时4年,于2019年年底全面完成。人挪离穷窝,才能走向新生活。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才能摆脱世代贫困。三宝乡就是188万移民群众的缩影。
晚饭后,小镇的广场热闹起来,篝火旁,人们跳起了阿妹戚托,从三宝乡到新家园,乡亲们正在迎接自己的新生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