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小学治理现代化的行动指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9-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聚焦2020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 

    今天,在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由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基层反映的对学校“管得太多、激励不够、保障不够、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提出6个方面18项举措。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中小学治理现代化,激活学校教育细胞、释放中小学办学活力,是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要求。”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张志勇看来,《意见》的出台,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为推进中小学教育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

    为提升基础教育治理水平提供根本遵循

    全国教育大会以来,中央先后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三个重要文件,基础教育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已基本建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意见》的印发,是落实中央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完善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

    “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涉及多方面的配套改革,还需要把相关制度细化、具体化,这是进一步健全基础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程。”吕玉刚说,“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办学活力不足是制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亟待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释放与增强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活力。”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但体制性障碍依然是制约中小学办学活力的主要因素。”山东省青岛市教育局局长刘鹏照表示,《意见》围绕破解对学校管得太多、干扰太多、激励不够、保障不够等突出问题,从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角度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作出了系统部署,对提高政府“宏观管”、学校“自主办”、各界“科学评”的水平,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应该讲,《意见》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为进一步激发学校内生动力、推动中小学高质量发展、提升基础教育治理水平提供了根本依据和遵循。”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局局长张海荣说。

    应放尽放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

    “推进中小学治理现代化,必须明晰政府、学校权责边界,处理好政府办学主体责任和学校办学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意见》在保障中小学办学自主权方面,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张志勇说。

    “教育教学的自主权、扩大学校的人事工作自主权、经费使用自主权,应该说这三个权是学校最为关心的。目前提出的政策举措,含金量比较高,要做到应放尽放。”吕玉刚说。

    “文件赋予了学校自主安排教学计划、自主运用教学方式等五大自主权,为广大教师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尚方宝剑’。”张志勇说。

    “人事改革的举措,招招指向困扰中小学办学的软肋,让中小学自主办学的‘豆腐腰’硬起来了。”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说。张志勇也指出,扩大人事工作自主权的举措,让学校在人事工作方面有了较大的自主权限,将很好地推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针对普遍关注的“激励不够”问题,《意见》提出了强化评价导向作用、完善教师激励体系等举措。“这次文件进一步强调,要建立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要强化过程性、发展性评价,要更加注重评价学校在提高办学质量方面的实际成效,是对评价的导向问题作出明确部署。”吕玉刚说。

    “文件提出,进一步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总量中的占比,核定时向提高办学质量成绩突出的学校倾斜,这是一项重大的政策性突破。”吕玉刚介绍,将来对绩效工资实行两级分配,在学校之间的分配上不搞平均主义,要体现学校之间的差异,向办学质量提高显著的学校倾斜;学校内部教师之间也不搞平均主义,向做出突出成绩的一线教师包括班主任倾斜。

    吕玉刚特别指出,要重视校长队伍建设,“要把培养好、选配好校长作为激发办学活力的关键要素,以此提升办学支撑保障能力”。

    此外,《意见》围绕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走出“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怪圈

    《意见》落实的关键和重难点有哪些?又该如何突破?发布会现场,各方进行了回应。

    “从实践当中来看,最难的是对学校、校长、地方政府履职的科学评价体系问题。学校校长的人事自主权,校长在学校教育教学方面自主权的使用,是应该突破的重点。”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局长刘强表示,要精准赋权,有能力的校长先多给一点权。

    如何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发布会现场,吕玉刚表示,既要做到“应放尽放,精准地放”,也要完善宏观管理,强化学校自我约束能力,着力走出“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

    在处理放与管的关系上,文件把握了“两放”“两管”。吕玉刚说,一是做到应放尽放,能够放的坚决放,学校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坚决放给学校自己解决,这是个鲜明的态度;二是要精准地放,“我们特别提出了要精准、定向赋权,优先放给办学水平较高、学校自我约束能力较强、校长专业精神较高的学校,鼓励他们大胆去试,防止一放就乱的问题”。

    “两个‘管’,首先是完善宏观管理,政府到底该管什么,怎么管?文件特别明确了政府管理的重点,也就是政府该管带有方向性、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其次是强化学校的自我约束能力,要求学校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相应的决策机制、管理办法、工作制度,把权用足用好。”吕玉刚说。

    “《意见》不仅在简政放权方面浓墨重彩,同时为了防止‘一放就乱’,还对加强督导落实,完善学校内部治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校长,要切实用足、用好学校所享有的自主权,内部权力运行需要分权制衡,做到底线管理、规范办学,保证学校不仅用好权力还能够自我约束。”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校长贾利民说。

    “《意见》对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作了制度性安排,但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学校接不住、不善用、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需要实现‘依法赋权’向‘有效用权’质的飞跃,必须建立起现代学校管理体系,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张海荣说。

    本报北京9月24日电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