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中实现高校“四史”教育守正创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9-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高校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四史”学习教育,恰逢其时又势在必行。“四史”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是本然性与应然性相结合的教育,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心理上增强互信、情感上产生共鸣、认知上实现同步。这就要求在构建“四史”教育体系中体现教的丰富性和创新性,以及学的主动性和反思性。

    历史与理论的融合

    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是辩证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并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深入开展“四史”教育,首要的就是在教育性质上,把握好历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融合。

    一方面,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成果及其所体现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是理论创新的不竭动力。要在引领大学生厘清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脉络中,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并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理论成果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建立对我国政治社会制度的历史认同和政治认同,为坚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夯实根基。

    另一方面,科学理论把历史事件串联成系统认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我们客观总结历史经验,从而赢得竞争优势和美好未来的“活锦囊”。客观上,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过程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指导下的生动实践。要善于用科学理论阐述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事件的客观必然性,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学生党校、社团建设中,有机融入“四史”教育,以理讲史、以史带论、史论结合,使党、国家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得到全面、客观、生动的体现。

    “返本”与“开新”的融合

    《史记》里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在“四史”教育中,“返本”与“开新”往往是一体两面。“返本”是手段,“开新”是目的。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只有处理好历史传统与时代发展的关系问题,坚定不移地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结合,才是“四史”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只有自觉地把“四史”研究和教育置于历史长河中,展示出与现在和未来的对话,才能培养出具有理论厚重性和现实适应性的优秀大学生。

    21世纪青年大学生们既享受着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革新带来的诸多福利,也不得不承担着解决己与群、人与自然、当前利益与可持续发展等剧烈冲突与矛盾的历史使命。

    “四史”教育不仅仅是讲历史,理解我们党、社会和国家的改革发展历程,而且要把历史思维与解决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的需要结合起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努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时代性和有效性,引导大学生更好地把握现在中国发展大势,在社会急剧变动、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加速进步中回应新机遇、新挑战;引导大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勇气、不忘初心与使命的决心,练就过硬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民族史与世界史的融合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然而,如今面对西方文化冲击、意识形态的攻击,面对民族危机,反全球化,尤其是全球疫情蔓延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再加码,民族共同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如果只是见招拆招、亦步亦趋,则会陷入西方反华势力的桎梏之中。

    为此,高校“四史”教育不仅仅要讲好民族史,而且要讲好世界史,从历史、文明、文化冲突的角度,在大历史观的视域下将中国历史发展与国际维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道路和西方道路的关系。

    以社会主义发展史为例,民族史与“大历史”的融合教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回应一系列时代之问。二是以比较为主线,进行中西政党、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异质文化分析研究,将“四史”与世界历史进行交流、碰撞,为大学生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三是以对话为桥梁,要教育大学生在与世界各国发展的多元互鉴、共生共存中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合理性、合法性。

    总之,高校开展“四史”教育,要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心地位,在教育性质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在教育目标上,对话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在教育内容上,立于民族、面向世界;在教育实施上,多元施教、综合施教,真正培植当代大学生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和拼搏奋斗的不懈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前浪”不断指引着“后浪”前进的精神方向,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后浪”必然也必须要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谱写中华民族伟大而光荣的美好篇章。

    (作者系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