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教授”吕秀兰
收获的季节到了,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茶花村葡萄种植大户李春霞家葡萄园亩产达到了3000余斤,120亩葡萄纯利润约200万元。
而就在几年前,她和村里参与葡萄种植的村民曾一度颗粒无收,欲哭无泪。“没有‘吕葡萄’,今天的日子就没得这么安逸哦!”说起从脱贫到致富的故事,李春霞和老乡们总是“吕葡萄”不离嘴。
“吕葡萄”是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教授吕秀兰。今年56岁的吕秀兰,足迹遍布四川省内深度贫困地区,近年来,她带领团队先后帮助四川多地区农户发展起李子、葡萄、甜樱桃等特色产业,每年直接带动5000余人依靠种水果奔向小康。
致富要找“吕葡萄”
同事们眼中的吕秀兰“一心扑在田地上,要找她得靠‘逮’”。
每年2月到8月是水果生产的关键季节,吕秀兰这期间每个月有20多天“扎”在乡村,帮农户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在她的生活中,“跑”是常态。
2012年,茶花村引进葡萄产业,动员贫困户种植葡萄,几经摸索,耐贮藏耐运输、市场价格高的“夏黑”葡萄成为全村主要种植品种。
然而,葡萄临近挂果的关键期却不开花、不结果实,一度面临全面绝收的惨况。
应邀前往实地查看后,吕秀兰发现造成绝收的主要原因在于村民对新品种习性、养护办法知之甚少。
“夏黑”植株长势极强,理论上栽植密度上限为150株每亩,而茶花村的栽植密度竟然达到660株每亩。错误的操作不仅造成了生产成本增加,还会导致后期通风透光差、授粉受精不良、产量低、着色差、品质差、果品不成熟等一系列后续问题。
为了避免村民因错误操作造成经济损失,吕秀兰索性在村里驻扎下来。在苗木栽植、保花保果、摘心抹芽、转色期、冬季修剪等关键时间节点,吕秀兰带领团队手把手指导果农,再让大户带小户,实现了技术推广全覆盖。
如今,在四川众多葡萄产区,“吕葡萄”的名声如雷贯耳。大家都说:“幸福生活不能‘等靠要’,增收致富要找‘吕葡萄’。”
“攻克一个点,带动一个面”
“吕教授,试验田的效果好得很!”
“陈县长,这两天还要施一次钾肥,品质才能最好!”
上述对话来自吕秀兰和屏山县一位副县长在微信上的交流。通过这样的对话,吕秀兰能对她的“试验田”进行实时“监控”。
屏山县位于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茵红李是农业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12万亩。为了引导果农对果园实施标准化管理,吕秀兰在屏山建起了茵红李核心示范区及标准化生产基地。
作为她的“试验田”,屏山12万亩果园产出的不仅是水果,还有实现西南高湿丘陵地区水果增产的经验。
优质品种选育、土壤改良修复、精准肥水、保花保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与试验示范……吕秀兰长年在“试验田”埋头苦干,为的是探索出系统、科学、可供推广的技术规范,让更多人能从水果种植中走上致富路。
通过这种“攻克一个点,带动一个面”的模式,吕秀兰将实验室搬到深山、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水果成了她的“代名词”
在汉源县,“吕葡萄”摇身一变又成了村民口中的“吕樱桃”。
吕秀兰与甜樱桃的缘分,最初来自一场危机。
甜樱桃是个“洋货”,20世纪70年代从欧洲引入中国,90年代末期为了生态恢复重建才开始作为经济林木在四川规模栽培。那时,汉源等地引进甜樱桃品种后,出现了树势高大,却多年不开花或者开花不结果的情况。不得已,当地农户开始大量砍树,寻找其他脱贫路子。
吕秀兰前往汉源帮村民查找原因,分析对策,她发现,汉源白樱桃可以作为甜樱桃的授粉树,让甜樱桃结上果。
同时,针对汉源甜樱桃裂果严重的问题,吕秀兰和团队通过多年努力,进行了甜樱桃安全丰产优质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这套技术于2009年通过省级成果鉴定,能把甜樱桃的裂果率从25%至30%降到5%以下,对于恶劣天气的抵抗能力也更强了。
2010年冬春交替时,汉源先是天气大旱,后来又遭遇低温,面对恶劣的天气,采用新技术种植的甜樱桃产量却逆势上涨,达到每亩1500斤。如今,四川的甜樱桃已经走进全国各地,成为消费者喜爱的佳品。
“吕樱桃”“吕葡萄”……在汉源县各地贫困群众口中,各种水果成了吕秀兰的“代名词”,她的名字和丰收联系在了一起。
吕秀兰说,她有一个梦想:通过研究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让巴山蜀水飘果香,困难群众齐奔小康。如今,这梦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