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离不开师生和谐
前不久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吹响了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号角。研究生教育由大变强,由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高质量成为了唱响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如何实现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其着力点在哪里,推动举措又有哪些?无疑,这些都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述及研究生教育,想必大家自然会首先想到导师和研究生,这既是研究生教育的两大主体对象,也是“人的在场”和教育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直观来讲,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就是在师生和谐的友好、支持氛围中,高水平的导师对研究生施以指导影响的培养过程。理想化的状态,就是要确保有才华的人接受研究生教育,以及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富有才华,师生彼此获取最大价值认同和步调协同,为创新创造提供一个绝佳的发生环境和生成氛围。这其中,存在一个尤为关键的要素点,那便是师生和谐。
我们经常讲和谐社会,个体是社会有机体的细胞单元,当每一个个体内在和谐,也就自然奠定和谐社会的美好局面。研究生教育亦是如此,当导师争做师德师风的典范楷模,做好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当研究生甘做攀登学术高峰的勇士,成为导师心目中优秀的上进青年之时,这种源于境由心生、醉心学术的心灵深处力量,势必能极大促动师生矢志追求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
师生关系是导师制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组织形式,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的成效与质量。往小的方面说,从招生、培养直至毕业的全过程中,研究生都和导师有着密切接触和高度关联。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同欢,彼此甚至会成为终身的、不可或缺的学术合作伙伴和人生良师益友。往大的方面讲,人类追求真理的神圣使命,尤其是系统探索未来前沿、未知领域“无人区”,主要由导师与研究生共同担当完成,也正是师生同舟共济、同心协力于“求真”征程,才能绽放出“学术自由”这朵智慧之花。
导师和研究生虽身处高校之中,但研究生教育中知识生产、组织、传播、应用、创新,其“关系”过程关涉到社会生活诸要素,与导师和研究生赖以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亦关联甚密,理当依存社会、服务社会并于社会保持良性互动而实现多赢。举例来说,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师生和谐的认识是否客观、全面,对师生出现矛盾冲突能否平和、理性,对师生间的一些极端事件又抱有何种心态、看法,这些都属于至关重要的社会大环境。
当我们一旦对师生和谐形成更为丰富、立体的认知之后,也自然能体会到师生和谐对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产生灵动、持久、深刻的影响作用。师生和谐,意味着师生彼此“心中有人”的一种大氛围,扩散蔓延、浸润形成一种风气风尚与独特文化,进而演绎为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师生的一致共识和共同期待,是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支撑条件,也是促动研究生教育更具适应性、更显活力的关键“内核”。
为此,高校层面应审慎思考“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孵化一大批能够矢志于学术创新的导师和研究生”,积极树立学术上的民主风气,倡导师生共同体意识,孕育良好的人文环境、条件保障和学术氛围,激励高品质学术境界的清风。高校还应鼓励互动的互教互学、平等的教学相长的培养过程,将导师的学识、经验以及对整体的把握力与研究生对具体问题的深入钻研相结合,通过互动交流和共同探索推动创新。
导师应鼓励研究生自由求索,包容失败、容许质疑,营造敢为人先、崇尚成功的支持氛围,引导研究生结合自身特质、擅长与优势以及兴趣点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因材施教、个性培养。导师应以人格魅力、学术品位言传身教,关爱和严格要求兼济,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处事。导师应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学科水平,具有稳定的科研项目和学术前景的研究课题来源,让研究生有机会接触高水平科研工作,在科研训练中唤醒、历练、成就研究生。
而风华正茂的研究生则应倾心向学,充分调动自身创新能力、扎实专业基础以及坚毅向上劲头,发自内心愿意和研究“玩”在一起,以素养和能力赢得导师的支持与帮助;应心怀学术理想和科学精神,激发自我学习动力动能,让每天的努力直接来自激情,来自积极情感、态度和健康心理,增强能学、爱学、沉浸于学的幸福体验。
(作者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