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我们一起丈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0-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走中国,知华夏 看山河,传历史 本文作者供图

    记得小时候,每逢酷暑难耐的夏夜,躺在闷热的屋子里也睡不着觉,干脆拎着草席来到村口的树下,听老人们讲着天南海北的故事,什么妖魔鬼怪,什么狐仙蛇精,纷纷在月光里翩然起舞,历历呈现在眼前。奇怪的是,这些妖怪不可怕,催眠效果还好,迷迷糊糊之间也就睡着了。等到地里没活的冬夜,老人们聚集在爷爷的坑头前,找来识字的叔叔读评书,《说岳》《薛刚反唐》《三国演义》连篇读,一盏煤油灯,打发了多少无聊的悠闲冬夜。

    我对历史的启蒙就在听书中完成了。

    物质贫乏的年代里,故事给我富有的滋养和想象的自由,我也想把这份享受和喜悦传递给孩子们。我陪孩子读书,从国内到国外,从绘本到桥梁书,却发现最好的还是爸爸妈妈亲自讲述的故事。一边讲述,一边交流,慢慢地灌输了很多价值观,让孩子在不知不觉间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原来寓教于乐永不过时啊。

    爸爸毕竟不是故事机,库存也有耗光的时候,我想起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历史里有成败得失,历史里有的是智慧经验,我试着从神话故事讲起,慢慢地走进历史的深海,跟孩子一起触摸历史之河的流向和深浅。一天天,一年年,不光孩子在长大,我赫然发现,我这个爸爸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第二次成长”。学生时代学过的历史故事、人物盘旋在眼前,小时候的疑惑重新浮上心头:那些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英雄也曾有过真实的呼吸?他们也像我们一样成长,然后风云际会、超越同侪,成为影响历史的大人物吗?那些恩怨江湖、嬉笑怒骂,那些纵横捭阖、折冲樽俎,是真是假?那些血流成河的战争,那些腥风血雨的改朝换代,真的发生过吗?

    为了解答自己的疑惑,也为了和孩子聊得更真切,我们出发了。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11年的5月20日,刚刚拿到驾照的第二天,我们从北京出发,第一站就到了山西太原。隐约记得是学过梁衡先生的文章,优美的文笔在心里扎了根,竟然鬼使神差地牵引我来到了晋祠。随后沿着高速向南,取道祁县、平遥、临汾、运城、永济,跨越黄河后到达西安,再由洛阳、登封、安阳,返回北京。里程大约3000公里,不长不短,遵循着记忆深处的地图去寻访。走走看看,顺便给孩子讲关羽的故事、鹳雀楼诗会、《西厢记》、玄奘取经、少林寺,效果是明显的,读过的诗文和眼前的实景相对照,年仅五岁的女儿都深受感动。当她听到鹳雀楼景区里吟诵起《登鹳雀楼》的时候,转头告诉我们她落泪了。登上鹳雀楼的时候,她更是抱着王之涣的雕像不松手。

    自驾游有着无穷的魅力,随心所欲,自由自在。于是,只要有时间,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出发,总感觉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不走不看不是太遗憾了吗?这些年来,我们已经走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00多个城市,行程18万公里,参观了上千家博物馆、纪念馆和遗址公园。

    就在不经意间,汽车成了我们带轮子的家,旅程也变成了移动的课堂。

    孩子上学之后,旅行时间只有寒暑假。孩子也想出门,那就必须提高写作业的效率,差不多了才能出发,剩下的尾巴也要在宾馆里继续完成。因为有了这样的激励,孩子们写作业的效率都很高,从来不会因为旅行耽误学习。渐渐地我们发现,旅途中没有生活琐事的打扰,也最大限度地远离了手机和电脑,反而是最能专心陪伴孩子的方式。就这样,孩子们在后座上背会了乘法口诀,背诵了很多唐诗宋词。

    除了不忘课本知识,旅途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意外收获。记得最长的旅程延续了48天,行程多达18000公里,我们沿着河西走廊直到新疆,直到霍尔果斯口岸,单是辽阔的新疆就转了半个月。这还只是北疆。孩子们被祖国的广袤无边和多姿多彩震惊了!站在午夜时分的乌鲁木齐市人民路立交桥上,看着桥下的车水马龙和远处的璀璨灯火,孩子们惊叹不已。坐在家里想象,也许她们还以为这么遥远的地方肯定很落后呢,哪里能想到是这么繁华。

    打开视野是学习的前提。有了初步的惊奇和好奇,我们再走进博物馆,多方位地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或者走出博物馆,走向田野,寻访博物馆里介绍过的景点和遗迹,再与脑海里的印象形成对照,学习就这样完成了。

    这些年,我们真切地见证了我国的博物馆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如果你想了解什么,基本上都能在各地的博物馆里看到。我便引导孩子像读书一样“翻阅”博物馆,跟随着目录,一章章、一节节地阅读,沉埋在时光深处的历史逐渐复活,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在国家博物馆里看过C形碧玉龙,对于红山文化有了好奇,于是多次驱车到赤峰和朝阳,参观了红山公园、赵宝沟遗址、赤峰博物馆、朝阳博物馆、敖汉旗博物馆、翁牛特旗博物馆、红山文化博物馆、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一次次感受,一遍遍重复,我和孩子都对这片神奇的土地有了深切的理解,直观地认识到红山文化之于中华文明的重要性。当时年仅五岁的小女儿在看过《国家宝藏》之后念念不忘,自导自演地当起了“红山玉龙”的“国宝守护人”。

    良渚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市的遗址公园也开放了,我们迫不及待地去踏访。走进良渚博物院,追随生动的展览和介绍,先期了解什么是良渚文化,为什么说良渚文化实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然后再到不远处的良渚遗址公园,寻找良渚王和良渚先民的痕迹。

    作为山东人的后代,我自然对山东文化有着独特的感情,为了弄清山东文化里包含的齐、鲁两大因素,我们多次寻访曲阜和邹城的孔孟故里,参观淄博的齐文化博物馆、足球博物馆,也去临沂的东夷文化博物馆寻找更深的基因。一边参观,一边讲述孔子、孟子和姜太公、齐桓公、管仲的故事,对于脚下的大地和历史对今天的影响,我们都有了更真实的了解。

    开始只是懵懵懂懂地上路,路上慢慢地悟出些道理,直到在天津的梁启超纪念馆里读到梁先生告诫子女的治学方法,我觉得似曾相识,回家后赶紧翻找《朱子语类》:“今语学问,已如煮物相似,须爇猛火先煮,方用微火慢煮。若一向只用微火,何由得熟?”那一刻如醍醐灌顶,豁然醒悟,我这么强烈地渴望上路,也不管懂不懂看到博物馆就进,看到遗址就参观,原来正是大火猛煮阶段啊。当然也有不懂之处,没关系,回家慢慢反刍,遇到疑问就查资料,继续读书,这不就是微火慢炖吗?既然如此,我也不必强求孩子们一下子就看懂,慢慢地积累,总有开窍顿悟的时候吧。

    事实上,孩子们也没有辜负走过的路。两个女儿都没有报过课外辅导班,成绩也都挺好,而我更看重的是她们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自己渴望读书,乐于学习。我想,这才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吧。

    当我从远方归来,埋头写作《边走边看的中国史》的时候,我就不能只是简简单单地讲精彩的故事,还要梳理出我的方法。我们现在都在谈“大语文”“大历史”,只是结构宏伟、内容庞大,似乎还不是“大”,所谓的“大”应该是“以我为主”。陆九渊曾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只要知道学习的主体是谁,那么古往今来的典籍都会来帮助你。否则,再多再大也没有用。

    写作当中,我以“文史哲不分家”为原则,首先以诗词开场,接入历史故事,再带读者去踏访历史现场,比较世界历史进程,同时也融入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力求让现实和今天的我们发生关联,这样读者就不会觉得历史是别人家的故事,而是无数的古人在替我们摸索生活方向和文明方式。如此一来,历史读通了,思想弄懂了,文化脉络摸清了,还用担心下笔无物吗?

    另外,为了贴近“文旅大时代”的时代精神,照顾到读者家庭的文旅需求,我结合书里的内容和自己走过的路,特意设置了数十条踏访路线,犹如在密密的历史丛林里放置一个个路标、一条条线索,引导小读者走更便捷的路径,希望更多的读者在阅读历史的时候贴近现实,联系自身,感悟到中国和自己的关系。

    (作者系翻译家、作家,著有《边走边看的中国史》《不准带机器人上学》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